鞍钢总经理刘玠:钢铁工业发展确实存在失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1日 11:54 经济参考报 | |||||||||
——鞍钢总经理刘玠接受《经济参考报》独家专访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铁矿石大幅涨价成为国内众多产业关注焦点。包括鞍钢新轧钢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中国16家大型钢铁制造商一起拒绝接受澳洲铁矿石供应商的涨价要求。 鞍钢总经理刘玠在接受《经济参考报》专访时表示,铁矿石涨价确实也反映出国内钢
铁矿石涨价发出失控信号 《经济参考报》:当前铁矿石大幅度涨价是一个热点问题,行业内外对此议论较多,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刘玠:我认为应从两个方面来思考问题。 一方面是原料的涨价会给钢铁企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当然直接的后果就是钢铁企业的成本上升。进口矿上涨幅度这么大,又会反过来带动国内矿业的激烈竞争。这引起我思考一些技术层面的问题,比如如何节约能源,如何节约矿石,提高矿石的有效利用等。 另一方面,我认为这实际上发出了一个信号。矿石为什么涨价?显然是需求拉动的。进口矿石涨价,外商有一个理由,就是和我国商品矿的价格比,说中国国内市场的价格远远高过他们供给我们的价格。他们过去供给的价格是每吨25美金,加上运费是300多元人民币,而国内的矿石曾被炒到1000元一吨。外国人觉得钱被中间商赚去了,他们说,“与其让中间商赚钱,还不如我把价格涨上来。” 矿石涨价,煤涨价,涉及到原料普遍都在涨,反映出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钢铁工业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存在失控现象。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对水泥、钢铁、电解铝的控制,必须坚持下去,而且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我认为现在要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矿产资源的保护。铁矿是不可再生资源,是非常宝贵的,挖完就没有了,但一些没有开矿实力更没有开矿技术的企业,采取一种破坏性的掠夺性的开采方式,把大量宝贵的资源都破坏掉了。二是乱开滥采严重破坏环境,破坏生态平衡,这就不仅是浪费资源的问题了,危害更大。 保护资源任重道远 刘玠:科学地、可持续地、有效地利用这个资源,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最主要的课题。如果把这个资源轻率地毁掉,那就是犯罪,我们的生存之根就动摇了。所以我们向国家、省、市领导强烈呼吁,要保护我们的矿产资源。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同志指出:“5000万吨以上储量的矿山要统一开采,必须要保护鞍钢。”这是领导的远见。 保护资源还有战略上的考虑。1995年我到鞍钢时,鞍钢非常困难,资金十分紧张,我们有一个矿山改造项目,计划投资40亿,当时已经投入了26个亿,没有钱,我想停下来。国家领导人告诫我,我们国家矿产资源不多,如果再不下大力气建设好,不考虑到战略储备,那我们就会很被动。因此,想到鞍山地区的矿藏占到我国铁矿总储量的1/4以上,我就感到责任重大,必须科学地、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这些资源,这方面的路还很远、很长。 《经济参考报》:关于矿石的乱采滥开,鞍山地区也有这种现象吗? 刘玠:有啊,我刚才说的一个矿20多家在采,就是在鞍山地区。最近在辽宁省委、省政府、鞍山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我们通过法律程序保护了这一资源,现在还来得及,再过一段恐怕就来不及了,资源全被破坏掉了。当然我们也付出不小的代价,但为了保护资源,我认为值,作为国有大企业,应该有这种责任感。 《经济参考报》:对于加强调控方面您有何具体建议? 刘玠:我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建议,钢铁产业的准入规则应该尽快出台。就好比球赛,你总要在省里打出名次,才能参加全国比赛,在全国出类拔萃,再到国际上去打。如果不管什么水平,都到国际上去打,那肯定是一个乱七八糟的比赛。我们搞钢铁行业也一样,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要有一定的技术力量,有一定的资金投入,有一定的环保要求,还要有一定的从业业绩。我认为这才有利于国家整体发展,这也是国际上的一种通用规则。 我在一个地区看到这样的现象,拉铁水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跑,有的钢厂炼铁能力不够,就这里收一点,那里收一点,把那些几十立、一百立小高炉炼出的铁水收起来,往炼钢厂转炉里一送,他倒是节约了,但资源浪费了,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另外,在高速公路上运铁水,是非常危险的,说起来也十分可笑。这种混乱的局面收拾起来十分困难,应该尽快引起国家的高度关注。 鞍本联合还未提上议事日程 《经济参考报》:现在关于“鞍本联合”的议论比较多,鞍钢、本钢同在辽宁,能联合我们认为是一件好事,这件事现在进展究竟如何? 刘玠:我也希望通过你们向社会公众做一个宣传。鞍、本联合这件事中央领导非常关心,非常重视,希望鞍、本能创造条件重组,态度是明确的。 国际上大钢铁企业重组并成功的事例很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和发展,钢铁企业寻求强强联合,组成更大的钢铁集团,以便能够抗击市场风浪,这个道理大家都清楚,船大了,抗风浪的能力就强了。鞍钢和本钢都地处辽宁,直线距离也就100多公里,鞍、本联合有自然的条件,有利于鞍钢的发展也有利于本钢的发展,更有利于辽宁冶金工业的发展,从长远看是正确的。 需要看到的是,联合还要有一定的社会条件。两个原来不同的企业,出资人不完全一样,目前的发展状况也不完全一样,还有一系列问题没有解决。比如说厂办大集体的问题,企业办社会问题,国家已经有明确的意见,希望尽快解决,但就目前情况看,有的解决了,有的还没有解决,解决的进程也不一样;再比如,鞍钢是中央企业,本钢是地方企业,税收的问题、利益的问题怎么解决还没有定论,因此说,鞍本的重组还需要一个过程。 很显然,这些问题不解决,联合是不可能的,但这些问题什么时候能解决,我说不清楚,这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不是说哪一个单方面就能解决的。 《经济参考报》:今年初,米塔尔集团收购“华菱”,近来又传出阿塞洛钢厂现在正在和青钢谈判,也要进入中国市场,您怎么看? 刘玠:与国外的合作,有两个主要目的,一个是引进技术,一个是引进资金。比如说宝钢和新日铁的合作,属于强强联合,技术上的优势会体现出来;我们和德国的蒂森·克虏伯合作是因为克虏伯的轿车板技术世界领先,我们需要他们的技术。我觉得这种合作是双赢的。那么华菱被米塔尔收购后会得到什么呢?技术?资金?我实在说不清楚。 《经济参考报》:这些合作会不会加剧中国钢铁企业的竞争? 刘玠:我认为一个企业能不能在市场上占有主动地位,会不会被打垮,不在于对手,而在于自己——不在于对手多么强大,而在于自己怎么应对,这是很重要的。我相信你们也会同意我这个观点,往往是自己把自己打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