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超级稻研究与推广取得突破 累计增效130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7日 18:58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4月7日电 (记者 姚润丰) 伴随着一批高产、优质超级稻新品种的相继培育成功,超级稻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截至2004年底,超级稻新品种在四川、福建、湖南、安徽、辽宁、浙江等水稻主产区已累计推广1.6亿亩,增产92亿公斤,增加效益130亿元。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张凤桐介绍说,2004年我国新培育成功的超级稻品种15个,
截至目前,我国超级稻的一期最高单产700公斤的目标已经完成,二期最高单产800公斤的目标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深化研究,三期最高单产900公斤的目标已经开始进行探索研究。根据发展进程,我国超级稻研究示范与推广工作,将按照“主推一期、深化二期和探索三期”的工作思路,遵循高产、优质、广适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和科研、示范、推广一体化的原则,大力实施超级稻发展的“6236”工程。 张凤桐说,今年全国超级稻的研究将重点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在华南稻区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开展早、晚型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其中早稻要求百亩连片产量650公斤/亩,品质达国标3级,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等主要病虫害;晚稻要求百亩连片产量700公斤/亩,品质达国标2级,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等主要病虫害。二是东北稻区和长江上游稻区开展广适性超级中稻品种选育,要求百亩连片产量800公斤/亩,品质达国标2级,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等主要病虫害。三是利用生物技术和常规技术的紧密结合,开展900公斤/亩的超级稻新品种选育的探索研究。四是开展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开发与技术集成研究工作,使超级稻产量潜力充分发挥,大面积示范亩产增产15%以上,并形成产业化。(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