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北京市限制私家车? > 正文
 

车界人士坦言北京抑制私车发展不会强震车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7日 16:19 北京娱乐信报

  信报讯(记者刘 霞) “国内油价不断上涨,如果停车费再上调,真得好好考虑用车的频率了。”市民张先生在听说北京将通过限制汽车使用来抑制私家车发展之后,谨慎地对记者说。

  与上海在汽车牌照环节的强硬限制相比,北京由环保部门发出的声音显得很“温柔”,但仍然牵动了各方神经。作为生产企业的汽车厂家,北京现代汽车相关负责人对此声音
不置可否,并表示在没有出台相关具体政策之前,不对政府部门的说法发表任何评论。

  作为连接消费者与汽车生产企业的经销商,北京亚市、中联汽车市场的负责人均不约而同地表示,抑制私家车发展不会给北京车市带来剧烈震荡。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商务信息中心经理郭咏认为,北京私家车数量不会真正减少,因为作为相对比较成熟的汽车市场,北京新增的私车数量在所有购车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不是很大,更多的是购买替换车。

  通过鼓励消费来促进汽车工业发展还是目前的发展方向,尽管目前国内的汽车产业发展速度很快,但人均私家车的拥有量仍然不高。中联汽车市场总经理张超表示,私家车主有车但可以减少使用频率,因为拥有汽车是个人对高生活品质的一种追求,如果公交系统很方便,市民当然更愿意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但现在北京的公交系统仍需完善。

  同时,市民张先生对政府相关部门只把矛头指向私家车产生了些许疑问,他认为公车私车应一视同仁,治理交通拥堵不能只拿私车开刀,虽然私车数量快速增长,但公车对城市交通资源的占用远比私车多,公车动态占有道路资源是私车的4倍,如果通过抑制私人交通工具来提高公共交通效率,恐怕效果不理想。

  提高公共交通工具的竞争力,会成为抑制私家车数量的有效途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刘世锦认为,中国目前已经进入汽车社会,城市中的私家车数量呈现上升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用政策手段抑制私家车发展显然不是解决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的好办法,公共交通工具与私家车是竞争关系,如果公交车足够方便,私家车数量自然会有所减少。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主任徐长明认为,去年全国汽车产销量达到500万辆,北京市销售的新车10多万辆,所占比例不大,抑制了北京,全国其他城市未必效仿,所以对汽车产业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会很大。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私车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