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电被称为中药配方颗粒“指纹图谱”的《中药配方颗粒薄层色谱彩色图集》,日前由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和江阴天江药业联合首发。这是我国乃至国际上第一本中药配方颗粒色谱图。这一研究成果的发布,表明我国在中药质量控制和鉴定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将大大加快中医药的现代化进程。
据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施杞教授介绍,目前百姓看中医、吃中药普遍习惯于传统汤
剂,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携带不便、煎煮费时的汤剂已难以适应现代人对健康的高质量追求与快节奏生活之需,使中药使用备受局限。更主要的是,由于煎煮方法不规范,而汤剂的原料“饮片”无法进行质量控制,直接影响了治疗效果。缺少质量标准,还使得我国中医药难以真正产业化,出口受限。
上海家化集团属下的天江药业,对传统中药饮片的改革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研究,将数千年来工艺粗放、质量难以控制的传统汤剂原料加工成规范化、标准化的中药配方颗粒,并根据其稳定的工艺参数,制成了系统的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在此基础上将其“薄层图谱”汇集成册。由于中药配方颗粒可通过“薄层色谱法”进行质量控制,从而使制约中药发展的瓶颈迎刃而解。
此次天江药业首发的“薄层图谱”,共收载了152个单味中药配方颗粒薄层色谱,并在中药史上首次将色谱运用于组合型配方的质量检测。专家指出,这项填补国内外空白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国中医药研究步入“标准化建设”和创新发展的新平台。(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