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五金业 > 正文
 

五金城试水苏中折射浙商之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5日 14:47 扬子晚报

  捕捉长三角北翼发展优势并迅捷抢滩――

  五金城试水苏中折射浙商之变

  磁铁:专业大市场的财富聚集效应

  若干年前,人们恐怕很难相信,全亚洲最大的轻纺产品市场和轻纺原料市场都是在中国浙江省一个叫绍兴的小县城里;人们也很难想象一无资源、二无区位优势的农业县义乌,依靠“中国小商品城”这样的巨型市场,竟然成为万商云集的国际性小商品集散中心。在浙江民营经济魔术般发展的进程中,这样的案例被反复克隆。许多区域,通过培育规模化的专业市杨,在激烈竞争中崛起。

  统计表明,到2004年底,浙江省年成交额超十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就有114个,超百亿元的市场达到9个。市场成为连接全省85%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桥梁,带动了服装、饰品、拉链、毛纺、针织、袜业、彩印包装等工业企业的发展。如今,单单一个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常驻的外商代表机构就达410余家,占该省的1/3,2004年外贸出口额73.44亿元。

  从建立专业市场,经过多次产品档次的提升,主导产业不断壮大,逐步构成了“小商品大市场高回报”和“小资本大集聚”的区域特色产业。浙江模式“建一处市场,兴一批产业,富一方百姓”,专业大市场的财富聚集效应在此显得异常清晰。

  眼下,擅长做大市场的浙江商人又把目光投向了苏中。他们在姜堰投资6.8亿元打造的华东五金城正在从蓝图变成现实。如果年成交额100亿元的中期目标能够顺利实现,浙江模式的辉煌会不会在苏中再现?

  辐射:大市场的产业带动功能

  为什么绍兴中国轻纺城在柯桥兴起而不是在杭州?为什么中国小商品城在义乌兴旺而不是在上海?为什么上海、杭州、南京这样的大城市反而没有出现像绍兴轻纺城、义乌小商品城这样的巨型市场?学者们认为,市场要形成和发展壮大,有三个关键要素,即消费需求、交通物流和产业支撑。

  以南京为例,作为一个拥有400万左右市区人口的省会城市,老百姓的日常消费不仅量大,档次也比较高。南京的交通区位优势也很明显,物流畅通,这些都构成了南京零售业市场稳定增长的强劲动力。然而,大城市寸土寸金,水、电、油等能源成本高昂,依靠本地产业来支撑市场做大形成大批发市场的环节就相对薄弱。历史上的晋商和徽商,曾靠贸易而盛极一时,但最终因缺少产业支撑而衰落。

  浙江在培育专业大市场的同时,“块状经济”也应运而生,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众多企业高度聚集在一起,形成产业化规模优势。该省有52个区块的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如嵊州“领带之乡”(年产领带2.8亿条,占全球领带的1/3)、海宁皮衣(年产皮衣1600万件,占全国产量的1/4)、诸暨市大唐镇袜子企业群(8000多家,年产量48亿双,产值9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袜业基地)等。这些产业板块,不仅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也是浙江专业大市场的最强大支撑。

  商业资本的累积带动产业资本的集聚;产业的发展又为市场提供更强劲的支撑——以商促工、贸工联动,终于构筑起产销链条衔接紧密、高度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产业体系,形成大产业、大集群的工业发展格局,这正是浙江发展的秘密。

  交汇:苏中历史性崛起的机遇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江苏抓住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大发展、以浦东为龙头的长三角大开放两次机遇,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前列。随着国际范围的大规模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国际资本输出形式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外商投资由一般的服装、鞋帽等轻纺产业,电子元器件和机械零配件加工和组装业转向冶金、五金机电业、重化工业、船舶修造、建材等基础产业,自然在投资区域上产生新选择。扬州、泰州、南通等苏中地区,地处长三角北冀,交通便利,水、电、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作为承接国际国内资本转移的新兴阵地,资本投资“盆地”效应凸显,吸引了国际、国内的资本纷纷集聚。2004年下半年,苏中合同利用外资增幅达首次超过苏南。

  国际资本的入驻,刷新了苏中人的观念,催生了苏中软硬环境的巨大变化。在畅通便捷的高等级公路通车的时候,在设施配套齐全的园区崛起的时候,苏中人的观念也实现了质的飞跃。过去有人说,江南江北的最大差距就是观念上的差距。现在他们变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在,但求双赢”,“招商有门槛,服务无止境”等全新的观念,正使苏中各地的服务方式、操作方式与苏南接轨,与国际接轨。

  正如苏中强市姜堰市的最大引资项目——华东五金城,该公司董事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来这里,除了看中这里的强大五金需求和产业基础外,当地政府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理念以及由此打造的一流投资环境是吸引我们的一个重要因素。”

  的确,江苏作为五金生产大省,去年产值高达400亿元,市场需求500亿元。但全省却没有一个全国性大型五金专业市场;对于五金大市场而言,类似的产业体系又已经环绕着姜堰自然形成。以姜堰市为中心,方圆100多公里的范围内就有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姜堰,中国五金之镇大新镇,电动工具之乡启东,工具之乡丹阳等40多个五金重镇错落分布,200多种五金产品产销居全国同行前列。磁铁般的财富聚集效应,强大的产业辐射功能,再加上软硬投资环境,克隆浙江模式的诸多要素皆已具备。

  春江水暖鸭先知,先知先觉的浙商敏锐地捕捉到了多种生产和市场要素正向长三角北翼转移的迹象,见微知著,浙商携大市场模式试水苏中的景象,也折射出苏中历史性崛起的春天已经悄然来临。本报记者金燃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五金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