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青岛要搞千万吨钢铁基地 阿塞洛欲夺青钢控股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3日 12:24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勾新雨 北京报道

  与米塔尔直取中原腹地,欲一口吞下年产量800多万吨的中国钢铁工业前十强的湖南华菱集团不同(详见本报2005年2月7日载《巨鳄米塔尔中国开口》),另一个跨国钢铁巨头阿塞洛近日却对年产量刚刚突破200万吨的山东青钢集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双方的谈判正在进行之中。”3月31日,正在外地出差的青钢总工程师邢书通通过电话告诉记者,此为青钢高层首次就阿塞洛洽购青钢的传闻做出的回应。

  僵持于控股权

  据邢书通介绍,青钢与阿塞洛的谈判早在去年就开始了,当时的思路是利用外资、民资参与国企改革。阿塞洛原本就与青钢有合作,对青钢的棒材等产品的技术升级和扩大生产能力有所帮助,后来就谈到合资的事情上去了。

  “谈判在最关键的问题上卡住了,对方要求控股,而各方面对此的意见分歧很大,已经反复谈了好几次都没有取得突破,现在几乎进入了停滞状态,”邢书通对此感到忧虑,“这需要进一步沟通,才能达到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结果。”

  3月29日,阿塞洛上海代表处负责此事的王小姐不愿对此做出过多的评价,但在此前,阿塞洛总裁多尔先生曾多次表示,公司的下一步发展重点将是在发展中国家寻找收购机会,并且“阿塞洛购买的资产一定是控股收购”。总部位于卢森堡的阿塞洛集团就是依靠跨国联合与并购起家的,目前已经占到全球钢铁市场份额的32%,仅次于世界头号钢铁巨头米塔尔。

  对于阿塞洛的志在必得,青岛市的难以接受也在情理之中。作为青岛国资委监管的钢铁企业,青钢在冶金企业中排名第21位,在2003年时上缴利税10亿元,盈利能力进入全国钢铁前八强。邢书通说:“钢铁企业的合资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不是能够轻易行事的,米塔尔合资华菱就曾经沸沸扬扬。

  据正在北京参加年会的山东金属学会秘书长宫玉秀介绍,山东省去年的钢产量首次突破2000万吨,三大钢铁厂中,“济钢、莱钢是省属企业,青钢是青岛市在94年时从省里要下来的,理由是青岛是单列市,没有重工业。”

  青钢对于青岛市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意在千万吨基地

  据宫玉秀透露,青岛一直想搞一个千万吨级别的大型钢铁基地,青岛的两个副市长一直在抓这个事情,态度非常积极,选址就在青岛市下属的郊县。3月31日,邢书通证实了这个说法,他说:“青钢确实有发展千万吨的计划,但还没有正式申报。现在还很敏感,不能讲得太多。”不过他认为,青钢本身要为奥运搬迁到青岛下属的郊县去,利用搬迁扩大规模顺理成章。另外,钢铁业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大型钢铁基地布局沿海也是一个趋势,而青岛本身的铁矿石码头基础很好,已达到了20万吨的规模。

  青岛发改委工业处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实事求是地讲,青岛确实有过发展千万吨的想法,但是随着国家对钢铁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市里的发展思路也在调整。”

  其实,青岛市发展大钢铁的计划由来已久。

  2002年,青钢集团公司总经理王玉科在接受青岛当地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青钢将在2005年时实现产量400万吨,利税20亿元;2010年时形成产能1000万吨规模,最终冲刺世界500强。

  “这么大的规模,需要吸引外资。”宫玉秀说。2003年,台商王永庆准备与青钢合资在青岛建设一个千万吨的钢铁大厂。可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功。

  目前,中国钢铁产品的出口增长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今年1月,钢铁出口呈井喷现象,比去年同期增长14倍,创汇增加近12倍。钢铁规划院总工程师李新创此前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钢铁将成为中国未来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阿塞洛来得恰到好处,若能控股青钢,不但可以借青钢的壳发展一个千万吨的基地,一跃超过老对手米塔尔集团在华扩张的步伐,而且能够借青岛港大进大出,直接对接国际市场,把中国作为钢铁生产基地,构成其国际大循环中的一个环节。与之相比,米塔尔锁定湖南华菱和昆明钢铁,更多地还是着眼于中国的内地市场。

  押宝青岛重型化

  翻开近十年来的青岛市统计公报,这座以诞生海尔、海信等众多家电、轻工产品名牌闻名全国的濒海城市的重型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1998年时,青岛市的“轻工业发展快于重工业”,轻重工业的比例为68:32,轻工业接近7成,其中钢产量仅为65万吨;到了2004年时,轻重工业的比例为52:48,钢产量达到了230万吨,是1998年时的近4倍。

  今年1月份,青岛重化工业生产增速明显领先于轻纺工业,增幅21.3%,高于轻纺工业增幅2.1个百分点。《青岛日报》分析说,这“预示着青岛今年打造制造业基地、挺进重化工业时代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在青岛市近日公布的2005年重点工业项目中,排在前面的分别是中石化1000万吨大炼油、丽东化工、青钢宽厚板和海信高性能光通信收发一体模块等项目。

  据宫玉秀介绍,山东提出胶东半岛,制造强省,钢铁建设要满足这个需要。去年,山东省省内钢材需求达3000多万吨,自产钢材只能满足70%。另外,在钢材品种上也需要优化,一些汽车用钢等高附加值的产品现在还不能生产。

  青岛发改委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说:“青岛虽然是传统上的轻工业城市,没有重工业基础,但发展重工业有利于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而且能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不过,除了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青岛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发展钢铁工业的风险还将来自于省内兄弟城市的竞争。

  据宫玉秀秘书长介绍,现在山东省的济钢、莱钢都有发展千万吨钢铁基地的计划,都倾向于到日照港去建设基地。日照港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发展钢铁工业,建20万吨铁矿石码头没有问题。济钢如果搬到日照,光运输每年就能省5个亿。现在,第一批沿海的千万吨钢铁基地有的已经获批了,山东的基地要想获批也只能等到下一批了。而且就算山东能够争取到千万吨钢铁基地的名额,也不可能一下子上三个,目前看来,只能从青岛和日照中选择一个。“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只搞一个基地,三家共同投资,但牵扯到地方税收等利益,短时间内难以协调。”

  宫玉秀说:“为了青岛市的发展和地方税收,青岛市甚至想在日照建高炉炼铁炼钢,而把轧钢项目放到青岛。”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青岛新闻 全部阿塞洛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愚 人 节
整蛊先锋幽你一默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