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房价要管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1日 12:39 经济参考报

  ——关于当前房价问题的述评之一

  该是管住房价时候了。2004年,我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上涨14.4%,涨幅比2003年提高了10.6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上涨15.2%。青岛、南京、济南、杭州、沈阳、成都、宁波、上海和重庆9个城市去年四季度住宅价格的增长都超过了两位数。

  房价增长过快现在已经成了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继续平稳发展的一大不稳定因素。

  重要的一项是它妨碍了物价压力的缓解。主要受房价上涨等因素推动,目前居住价格增长压力仍然突出,今年2月份上涨5.6%。居住价格去年前10个月持续走高,11月达到6.3%,首次超过食品价格成为居民消费价格增长的第一位因素。同时,作为高耗能和钢材、水泥使用量比较多的房地产,房价上升有力拉动能源、钢材、水泥的需求量增加及其价格的上扬,并带动上游产品价格增长。主要由于在房价刺激下,受能源、钢材等价格的推动,今年2月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8%。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7.4%。

  房价增长过快也带来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反弹风险。2004年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4以上,增长高达41.1%,成为投资过度扩张的重要推动因素。虽然在宏观调控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一度回落,但是房价的过快上升吸引了购房订金及预交款增长的大幅提高,使得房地产开发投资面临反弹风险。200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长28.1%,高于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8%的速度。今年1至2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7%,带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在2004年1至2月份投资大幅增长53%的高基数上再大幅增长24.5%,增速比2004年12月份的21.2%提高了3.3个百分点,与11月的24.9%基本持平,甚至高于2004年5月的18.1%和6月的22.7%。

  房价增长过快同样不利于货币信贷结构优化。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个人房贷均多为长期贷款,因而无论是房地产贷款规模仍然偏大,还是房贷需求过盛,都必然推动信贷结构中中长期贷款增长加快。去年金融机构短期贷款连续下降,而长期贷款从7月起持续上升,到12月达76707.4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增幅比2004年短期贷款高17.3个百分点。

  这进而危害到对金融风险的防范。中长期贷款增速明显快于短期贷款,将增加银行借款和还款的风险。而空置房的快速增长也可能增加银行的不良资产。房产价格的坚挺使房地产开发商难以用降价手段进一步消化商品房空置面积,使其总量和占压银行资金仍然偏多。2004年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23亿平方米,比1季度多3292万平方米。其中,空置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商品房面积为6267万平方米,所占比重为50.8%。

  此外,房价的过快增长还妨碍到城乡结构的统筹。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但城市化的加速,既包括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居民数量的增多,也包括转移到城市居民的稳定性加强,而这两方面都有赖于居住的稳定。但房价增长过高,除了从加大劳动力转移成本和收入支出的角度抑制城市化进程,还等于将因此购房和租房能力下降的农村人口排斥在转移特别是稳定转移之外。按2004年1至11月2759元/平方米计算,购买一套80平方米的商品房,需要约22.1万元,相当于同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30多倍。也就是说,如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按去年收入和全国商品房平均价格计算,即使没有其它任何开支,购买一套80平方米房屋,也需要30多年的收入积累。而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房价更高,农民转移特别是稳定转移实现更加困难。

  为了管住房价,中央银行决定从3月17日起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一是将现行的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实行下限管理,下限利率水平为相应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商业银行法人可根据具体情况自主确定利率水平和内部定价规则。二是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城市或地区,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可由现行的20%提高到30%。

  这一措施释放出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央已注意到了房价上升过快给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控制房价过快增长已成决策层的共识。种种迹象显示,这只是国家要控制房价过快增长的第一步,其它措施也将陆续出台。(来源:经济参考报)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愚 人 节
整蛊先锋幽你一默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