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说法:“能源价格上涨,其下游产品涨价也在情理中。”但事实并非如此——
四川省是我国西南第一化肥生产大省,然而,自去年以来这个省的化肥价格猛涨,国家有关部委和四川省下发了数道“限价令”也无济于事,甚至出现省内化肥货源紧张、价格高于销区省区等怪现象,这使农民群众怨声载道。肥价“高”在何处?高价肥又养肥了谁?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
据了解,自2003年11月粮食价格全国性的上涨以来,四川的化肥价格也像全国很多地区一样,随之猛涨。为控制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去年国家有关部委先后下发两个“限价”文件,要求做好化肥生产供应、加强价格监管。其中,去年3月出台的文件将尿素的出厂基准价定在1400元;11月17日下发的文件中又规定,“从12月1日起将尿素中准价水平由现行每吨1400元提高到1500元,上浮幅度为10%(即上限为1650元)不变,下浮不限”。四川省出台的文件也执行了这一标准。然而,记者今年春节前后在四川泸州、内江、资阳等地农村采访时了解到,农民最后拿到手的化肥价格依然很高,群众反映强烈却又无可奈何。以尿素为例,每吨价格普遍不低于2000元,最高的竟然达到3000元/吨的“天价”。四川省农调队近期的一份调查显示,“川内部分地方农资价格涨幅继续增大。例如达州市达县的碳酸氢铵、尿素零售价分别为0.58元/公斤、2.2元/公斤,即每吨价格分别为580元和2200元,比上年同期分别上涨了20.8%、37.5%。”
化肥价格“高”在何处?一种常见的说法是:“去年以来煤、电、油等能源价格上涨,其下游产品涨价是在情理之中。”然而,记者走访了泸天化、川天华两家大型化肥生产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后了解到,事实并非如此。
四川省经济委员会医药化工处副处长张铁军说:“四川尿素年生产能力约300万吨,而实际需求只有150万吨左右,因此从供求关系上来看,尿素等化肥涨价过猛是很反常的。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全国各地对国家限价政策的执行情况不同,例如去年第一个限价文件下发后,四川严格按照规定,没有放开化肥出厂价1400元/吨再上浮10%的限制,而其他省份则规定可以上浮,所以化肥生产企业为追求利润,将尿素大量运往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外地区,这就造成川内货源紧张,这也是化肥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在采访企业时,记者发现,化肥价格首先是“高”在生产厂家,高价肥首先“肥”了企业。这个判断的理由是:四川省绝大部分化肥生产企业都是以天然气为原料,即业内所说的“气头”,煤、油的价格上涨对其生产成本影响不大;另外,大型化肥生产企业所使用的天然气和电都享受了国家的优惠价,近两年基本没有什么变化。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敦伦、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一等人告诉记者,尿素目前的生产成本在1200元左右。然而,去年12月1日以来,两家企业的尿素都是顶着国家规定的最高价即1650元/吨外销的,企业效益也因此是近几年最好的。不仅如此,泸天化集团“产销分离”的模式还打了国家限价政策的“擦边球”。据了解,泸天化集团成立了“九禾”农资销售公司作为集团产品的总销售企业。在价格执行方面,泸天化和川天华是按照国家限价的高限将产品提供给“九禾”,“九禾”再按市场运作进行销售,即在国家限价的基础上增添经销差率和运输费用等。“九禾”公司提供给记者的一份销售价格表上显示,去年12月1日后,“九禾”在四川各销区执行的尿素价格为每吨1720元至1850元。而国家有关部委此间下发的新“限价令”规定,化肥出厂价最高为1650元/吨。泸天化集团的这种“产销分离”模式在农资经销行业引起很大争议。四川省农资公司有关负责人及一些农资经营业主认为,“九禾”其实是泸天化集团内部的一个销售公司,集团下辖两大化肥生产企业的产品交到“九禾”,是“左手交右手”的性质。因此,“九禾”应当执行国家规定的1650元的最高限价政策。目前泸天化集团的这种产品销售模式对于其他农资经销企业来说,是一种不公平竞争的“垄断经营”行为,因为其他经销企业在泸天化集团根本买不到1650元限价内的尿素,只能通过“九禾”购买“加价”后的产品,这其实是在中间增加了一道销售环节,集团靠垄断赚取了产品“生产”和“销售”两道利润,造成化肥价格从源头就比较高,而且其价格在化肥市场有着不可低估的“价格示范”作用。据“九禾”公司总经理陈晓军介绍,去年同样是该公司经营业绩最好的一年。
其次,化肥流通环节混乱也是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一些不法经营者趁火打劫,牟取暴利。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资专营相比,近年来化肥市场的流通销售环节日趋复杂化。其中,化肥经营主体多元化是重要表现:除了原来的供销社系统、农资公司外,农业上的农技部门、生产企业等也都介入其中,而且很多是个体承包经营或是“挂牌”销售。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不法经营者为牟取暴利层层恶意加价,导致化肥价格居高不下,加上流通环节多、网点分散、范围广,给监管部门的管理与执法造成很大难度。最终,基层种田的农民成了“受害者”,只能无奈地面对着高价肥的现实。(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