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医药业 > 正文
 

药企们的日化帝国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 11:31 21世纪经济报道

  其实,不仅是云南白药,从去年至今,业外资本纷纷杀入日化行业,尤其是药企,更是汹涌而入。

  继去年春五粮液投资1亿元生产洗发水,娃哈哈宣布生产护肤膏、香皂和沐浴露后,成都恩威制药有限公司近日也要“全面进军日化领域”,北京同仁堂联手主攻日化用品的连锁超市屈臣氏在广东进军个人护理用品市场……

  是什么原因促使业外资本,尤其是药企把目光投向快速消费品产业?

  去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公布的《中国产业发展景气报告2004》显示,中国日化景气指数达到了五年来的最高水平。庞大的需求承托着“日化景气”,而且这一行业仍然具有高利润空间,尽管竞争越来越充分,但在许多领域,市场还没有出现绝对优势品牌,为企业留下了想象与征战的空间。

  与医药行业相比,快速消费品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不像药品研究周期长,投入大。这对挟持着专业的技术背景和强大资金实力的药企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加之不久前,化妆品正式纳入药品管理范畴。生产门槛提高,对于制药企业,更是进入的优势所在。

  有意思的是,就像白药牙膏一样,进入快速消费品市场的业外资本,尤其是药品企业并不想跟行业内的各大巨头硬碰硬,而是将开发功能性产品,拓展细分市场作为主要策略。如成都恩威制药有限公司声称它新推出的产品涵盖日化和药品两条线,北京同仁堂推出脂质体系列喷剂“立眼舒”等。

  但日化的营销方式和渠道毕竟和其他行业不同。五粮液集团曾宣称到去年3月底,“互美”、“丝姿”两个大众化品牌的洗护发液要在广东市场铺开。但来自广东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至今并没有在市场上看到互美产品。而且,原本应该推出的电视广告,也没有在全国范围播放。

  进入日化行业的药企,也不乏自动出局者。去年9月初,华源制药就发布公告称,撤出日化行业,剔除化妆品等项目。华源制药董秘曾表示,退出日化领域实际上是减轻了公司的负担,有利于公司集中有限资源,做大做强主业。

  对于制药企业进入食品、饮料、日化等快速消费品鲜有成功的案例,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美容化妆品业商会副秘书长张红雨曾在媒体采访时称,制药企业应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需求,在渠道上可以借鉴一些化妆品只在药店销售的做法,避开与日化巨头直接的正面冲突。

  (文静)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