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能源巨头逐鹿中国LNG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0日 14:43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石化LNG首捷

  本报记者 何 清

  上海报道

  伴随着国内三大石油公司在液化天然气(LNG)市场上争夺日益激烈,其幕后合作方的角力也渐渐走上台前。

  日前,中石化洛阳工程公司正式中标山东LNG项目接收站工程,中石化“气化山东”的计划有了充足的气源保障。这标志着,中海油在国内LNG市场上的第一个对手产生了。

  虽然初春时节乍暖还寒,但中石化高层们心情显然不错,因为在大有可为的LNG市场中,中石化毕竟有了一席之地。

  而在一旁偷笑的也许还有黄永骅,这位身居壳牌(中国)公司天然气及发电业务执行总裁要职的外籍华人。因为壳牌很有可能借中石化之手首次进入中国LNG市场。

  此前,它们都只能眼看着对手中海油及BP在国内LNG市场大展拳脚。

  中石化LNG首捷

  山东是我国工业大省,公开资料显示,2003年该省GDP达12430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650亿元。有关部门分析预测,2020年前山东全省的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每年80亿~100亿立方。到那时,山东将成为长江以北仅次于京津的第二大天然气下游市场。

  由于地处沿海,又夹在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的势力范围中间,因此,山东一直是几大公司争夺市场份额的焦点。

  2002年,中石油开始筹划修建陕京复线,以便能将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华北地区,并计划待时机成熟,与西气东输呼应,共同进占华东市场。

  这引起了中石化高层的警惕,开始酝酿新的应对手段。一方面,中石化决定放弃河北市场,死保山东;另一方面,着手布局组建合资公司。

  2003年1月18日,山东省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和山东实华天然气有限公司在济南成立。这两家公司是中石化集团和山东鲁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其中山东鲁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具有山东省政府的背景。

  据了解,中石化拥有65%股权的山东省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山东境内所有天然气管网的规划、建设与管理;而山东实华天然气有限公司则全权负责中石化在山东境内的天然气销售与天然气下游利用项目的开发。山东实华天然气有限公司股权由中石化集团和山东鲁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各占50%。

  “中石化借在山东的两家合资公司一举拿下山东LNG项目,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中石油进占山东市场及将陕京线与西气东输管道联网的企图,是釜底抽薪的狠招。”一位内部人士评价。

  这位内部人士还透露,青岛LNG项目总投资45亿元,地点选在胶南,设计规模为一期工程每年300万吨,远期为每年500万吨。该项目计划将于今年年底开工,2007年建成运营。到时中石化将可能与壳牌成立一个合资公司来运作山东LNG项目,但一切尚在谈判过程中,最终结果尚有诸多变数。

  壳牌机遇?

  壳牌之所以可能染指山东LNG项目,是因为它在俄罗斯远东的萨哈林2号项目中拥有25%的股份,而萨哈林2号项目拥有一座年处理960万吨液化天然气的净化厂。

  在萨哈林岛东岸以及北部鄂霍茨克海的大陆架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已探明石油储量为23.3亿吨,天然气储量更达23960亿立方米。早在上世纪70年代前,前苏联就有计划开采当地的油气资源,但因资金匮乏,种种计划都未能实施。

  直到1990年代中后期,俄对外资开放其油气开采领域后,鄂霍茨克海能源开发计划才告实施。目前,鄂霍茨克海能源开发计划已出台的共有6个,签订协议并开始投产的是萨哈林1号和2号项目,主要投资者是英国、美国和日本的几家著名能源财团。其中已于1999年投产的萨哈林2号项目包括一个油田(1.4亿吨)、一个气田(4080亿立方米)和一座年处理960万吨液化天然气的净化厂,项目投资总额至少在100亿美元以上。

  据壳牌中国公司栗璐莎女士介绍,壳牌在全球拥有多个LNG净化处理项目,其中主要的是萨哈林2号和位于卡塔尔NorthField的天然气净化厂,这确保了壳牌全球领先的LNG生产供应商的地位。

  拥有了如此巨大的LNG生产能力,无怪黄永骅在3月11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该公司已在和包括上海、山东、浙江在内的LNG项目组接触,希望能向上述地区供应天然气,一旦与上述3个接收站的供气谈判成功,壳牌完全有能力将卡塔尔的天然气运往中国。

  群雄逐鹿

  2004年公布的《2020年中国天然气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1500亿立方米,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左右。而目前我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在能源需求总量中所占比例尚不及10%。

  而中石化原新星公司总工程师张抗则指出,西气东输的年输气量最大仅为200亿立方米,照此规划,国内尚需修建6-7条西气东输管线。可我国天然气资源并不十分丰富,且资源地大多集中在西北、西南地区,仅依靠国内产能供给是不现实的。

  这就意味着今后若干年进口LNG将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BP、壳牌正是看中了这点,近几年来积极与中海油、中石化和中石油接洽,冀望能在中国蛋糕上分一杯羹。

  “这些跨国公司拥有丰富的资源、强大的产能、完善的购销营运网络,控制着全球LNG贸易量的绝大部分,中国是这些巨头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位业内人士说。

  2003年3月,中海油、广东省投资联合体、几家香港公司、澳大利亚ALNG集团及BP等携手共建广东LNG项目。一期项目年受气能力为每年300万吨,二期则扩大到500万吨。项目总投资金额将达到300亿元。BP不仅在其中拥有投资权益,同时还负责LNG的供应。

  “通过广东LNG项目的合作,我们与中海油建立了很好的关系;其后通过与中海油在澳大利亚的利益交换,我们又获得了福建LNG项目的供气权。仅就目前已签订的为期25年的广东LNG供气合同,交易金额就达200亿-250亿澳元。”BP中国天然气及发电项目总经理蔡烽称。

  随着中海油的一路北上,拿下浙江、上海两地的LNG项目建设权,BP对中国LNG市场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冀望能再接再厉获得更多省份的供气权,“上海、浙江项目供气的谈判尚在进行中,但我们非常希望能够获得。”

  BP的成功,不但引起了壳牌对中国LNG市场的热情,马来西亚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等也纷至沓来。

  马来西亚石油公司一位高管在去年7月的一次润滑油产品的记者招待会上就表示该公司对中国市场很有兴趣,而且兴趣不仅仅局限在润滑油领域。据当时该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马来西亚石油公司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天然气的开采及加工。2003年马来西亚油气总资源量达193.81亿桶,其中天然气储量占77%,排名世界第13位,是当今世界重要的LNG出口国之一。

  一位石化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中石化、中海油及中石油都是同时在与多个世界能源巨头进行LNG供应合同的谈判,究竟花落谁家,尚无法确定。但目前仅就中海油已确定的LNG采购价格来看,“比日本(该国是目前世界主要LNG消费国)的价格还低。”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SKII化妆品遭投诉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花样滑冰世锦赛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嫁入皇室的女人们
深圳提高购房贷款首付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