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中国化工山东并购小炼化 暗战中石化资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0日 13:02 《财经时报》

  中化工和山东地炼是因为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的,联合的基础就是共同对抗两大石油巨头的政策打压和资源束缚

  本报记者 姜雷

  日前,一场由中国化工集团(以下简称中化工)并购山东地方炼油企业(简称地炼)的谈
判正在低调进行中。3月初,山东华星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家和中化工签订资产重组协议的地炼企业,正式纳入中化工旗下。

  中化工是由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和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等原化工部所属的5家企业重组后的大型国企,总资产500亿元。完成重组后,更是被中央赋予了整合化工业务,优化化工资源的重任。

  此前,山东省曾明确提出了关停总炼油能力在1000万吨以下的10家地炼企业。但这次受到中化工垂青的企业,都曾在这份关停名单中赫然出现过。因此中化工收购行动显得异常敏感。

  收购

  《财经时报》从山东炼油化工协会了解到,山东正和集团、垦利石化有限公司已基本和中化工就并购事宜达成了协议。协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和中化工商议并购重组事宜的地炼企业已经达到10家之多。

  地炼企业由于规模小、产能低、效益差成为国家石化产业政策严格限制的对象。早在1999年,国家就关停了130多家地方炼油企业。而目前仅存的60余家因为原材料供应限制,市场竞争激烈,生存环境每况愈下。

  垦利公司宣传部刘先生告诉《财经时报》:这次合作是中化工主动找上门的,有这样的大国企做靠山,我们当然求之不得。

  而对于刚刚重组不到一年的中化工来说,这也是扩大产业规模,向石化上游炼化领域进军的一个跳板。全部并购协议完成,中化工的炼油能力将从现在的500万吨飚升至近2000万吨。

  中化工把并购地炼企业作为突破口,试图打入上游。中化工在2004年6月,曾邀请各地20多家地炼企业聚集北京,商讨合作意向。

  “1999年清理整顿后,山东现有地炼企业21家,数量、规模都是全国第一。”山东炼油化工协会理事长刘爱英介绍。山东石油资源丰富,港口众多,能确保其下游企业原料供应和成品运输,中化工自然把山东作为拓展产业链的主战场。

  但这一战略不久就受到了中石化青岛炼油项目的冲击。中石化、山东省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考虑,提出了对小炼油关停并转的方案,并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批示。而首批关停的10家地炼企业中,就有三家属于中国蓝星。

  业内另有声音认为:这是中石化对中国蓝星和地方炼厂的公开发难。而随后发生的原料供应纠纷,地炼企业北京上访,更是激化了这种矛盾。虽然关停方案在中央的协调下暂时搁置下来,客观上却延缓的中化工并购的步伐。

  “但我们一直没有放弃对山东市场的角逐,只是调子降低了,但步子没有停。”中化工企划部人士透露。2005年2月,中化工收购黄海橡胶。几乎同时又投资45亿元,与威海华岳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兴建30万吨级石油码头。为下一步的收购积蓄力量。

  “实际上,中化工和山东地炼是因为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的,我们联合的基础就是共同对抗两大石油巨头的政策打压和资源束缚。”该人士称。

  定位

  记者了解到,中化工本次并购的对象都是炼化一体的地炼企业。并没有单纯的炼油厂。这也是本次收购的一个微妙之处。

  中化工成立之初,其老总任建新曾明确提出中化工四大发展规划之一就是“优先大力发展炼油产业”。

  “但后来,我们没有在任何场合听过他对中化工发展炼油产业发表评论,哪怕是只言片语。这是因为集团成立后,中央对我们的定位发生了变化,并不鼓励我们进入炼化行业,毕竟有三巨头在前面,我们还是小字辈。”中化工企划部内部人士告诉《财经时报》。

  在2004年底,集团首次党代会上,中化工党委书记王印海明确指出中化工的定位。即“老化工、新材料”,在重组改造国有化工企业过程中发展化工新材料及配套原料,同时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的农用化学品,打造基本化工原料、化工新材料、国防化工、农用化学品四个领域的主导产业。

  “我们这次收购实质上也是打着这个旗号,与我们合作的地炼企业都已经初步实现了转型,既有炼油,也有化工项目。”该人士透露。

  而山东垦利集团宣传部人士告诉《财经时报》,“中化工其实最看重的还是炼油业务,和他们开展合作的这几家,在山东地炼企业的规模都是排在前10名”。

  “以整合化工资源的旗号去并购地方炼厂是打擦边球,既没有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又扩大了炼油总量。”业内专家告诉《财经时报》,。

  小炼油困局

  “山东油田众多,中央和地方经济利益博弈是造成小炼油厂过多、盲目发展的主要原因。”刘爱英分析。

  据了解山东的小炼油企业资产在数千万至十亿元之间,它们多数是地方财政的主体,地方工业的中坚力量。仅山东垦利集团一年纳税就占垦利县收入的70%,解决地方近千人的就业问题。

  “但这些企业的存在却在客观上加剧了山东炼油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矛盾,低水平扩张,炼油能力过剩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如果青岛大炼油项目建成,根本无法打开的市场。”中石化山东分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财经时报》。

  而国家对地炼企业的严格限制,使地炼企业在原材料渠道,产品销售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存在困境。国家规定对地炼企业实施原油配额制,盲目扩产将导致开工率不足。“我们年产能达到120万吨,国家才给十几万吨,根本吃不饱。”利津炼厂调度处刘先生表示。

  为了“吃饱”,地炼企业不得不去社会上找油,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油田盗油现象的发生。而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利税财政收入考虑,对地炼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使得地炼企业发展更加无序,扰乱了整个成品油市场。

  前途

  “从世界炼油行业的发展前景来看,规模化、集中化是大势所趋。世界炼厂平均规模在逐步增大,从1992年的514万吨/年增加到去年的572万吨/年。”天相投资行业分析师田冬宇告诉《财经时报》。

  数据表明,2010我国将形成15个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而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我国炼化企业准入门槛也将由现在的年加工原油能力250万吨提高到500万吨。

  而将一个100万吨的炼油项目改造成250万吨,至少需要投资数十亿元。所有收购成功也就意味着中化工将投入近百亿元实施基础改造。

  而随着青岛大炼油项目2007年的竣工,这些小炼油项目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我国大型炼油企业成品油年生产率为91%~93%,有的已高达95%;而地方小炼油厂成品油年产率只有20%~23%。

  更令人担心的是,成品油市场完全开放后,这些小炼油根本不是国外大型石油垄断企业的对手。而这双重的压力将使中化工不堪重负。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仍有部分地炼企业对中化工的收购并不十分感兴趣。利津化工内部人士透露:“我们的原材料来源现在都依靠中石化,中化工目前并不能给我们提供原油供给。与其被他们收购,还不如与中石化合作更为直接。”而这也代表了部分地炼企业的意见。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SKII化妆品遭投诉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花样滑冰世锦赛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嫁入皇室的女人们
深圳提高购房贷款首付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