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建筑业 > 正文
 

建设部副部长:发展节能绿色建筑刻不容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7日 12:21 中国经济周刊

  如果再不采取、不推行建筑节能或者绿色建筑,2020年中国建筑的能耗将达到11亿吨标准煤,是目前建筑所消耗能源的三倍以上。

  ★建设部副部长 仇保兴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工业的增长、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特别
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经济资源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但我国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资源不仅严重短缺,实际利用效率也太低。

  从能源供求看,在我国化石能源资源探明储量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储量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均石油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气仅为4.5%,与此同时,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却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土地资源方面,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1/3,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实心粘土砖每年毁田12万亩。物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钢材消耗高出10%~25%,每拌和1立方米混凝土要多消耗水泥80公斤;卫生洁具的耗水量高出30%以上,而污水回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5%。严峻的事实表明,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

  节能建筑是指按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使其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的建筑;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用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绿色建筑也有人称之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

  中国的建筑节能工程始于1986年颁布《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建筑节能工作得到了逐步推进,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目前我国的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全社会没有充分认识到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基本知识和主动意识;二是对节能与绿色建筑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进行引导和扶植;三是缺乏可操作的强制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节能、节地、节水和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四是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标准体系还没有建立;五是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以下主要措施:建立健全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完善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技术标准支撑体系;建立有效的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的行政监管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培训宣传工作。

  对此,我们设定了两个阶段的目标。第一阶段,到2010年,全国新建建筑争取三分之一以上能够达到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的标准,全国城镇建筑的总耗能要实现节能50%;第二阶段,到2020年,要通过进一步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使全社会建筑的总能耗达到节能65%的总目标。

  三方面措施确保目标的实现:首先,强制性地执行现有的法规和节能标准。通过建立新闻披露制度和市场清除制度,对不执行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设计单位和建筑单位进行披露,并给予一定的处罚直至清除出市场;其次,建立一整套经济激励制度,唤起全民节能意识,如对绿色建筑与节能建筑的税收和收费给予优惠制度,经济手段和提高主动意识双管齐下,全民动员,使大家意识到推行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不仅惠及下一代,而且当代也将受惠;最后,就是技术环节。发达国家在推行建筑节能、推广绿色建筑方面已经有比较长的历史,已经建立了非常完善的技术体系、零部件的供应体系和评价体系,我们应该借鉴和采用这些成熟技术、体系。

  目前的机遇是,根据《京都议定书》第12条,如果发展中国家推行清洁发展机制(CDM),可以获得国外的技术援助。即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实施具有减排温室气体效应的项目,可以获得减排指标。建筑节能显然是潜力很大的执行CDM清洁发展机制的理想项目,有较大的国际合作空间。

  (本刊记者 黄乐桢 根据现场讲话整理)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绿色建筑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