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开放后,企业间的竞争表现越来越灵活据新华社电 近日中石油上调成品油出厂价,而中石化方面表示尚无调价措施。事实上,中国石油供应市场上的两大寡头,自1998年石油工业改革以来,两者之间的竞争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灵活性。不仅是企业自主调节出厂价,在批发价和零售价环节,双方经常差别定价,也显示出彼此对市场的争夺。在石油进口和炼油领域,两大公司制订不同的战略。尽管双方互为最大的对手,从去年底成品油零售市场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向国内外投资者开放开始,中国石油供应市场将不再是石油石化两
大集团之间的博弈。
多方力量参战
据悉,其他两大国有石油公司——中海油和中化公司,正在兴建和收购炼油厂拓展国内成品油供应渠道。而与石油石化两大集团结成战略伙伴关系的国际大石油公司则已经通过组建加油站网络,分割沿海省份的成品油终端销售市场。国内民营企业一方面和两大集团、国外大公司分享一部分成品油零售市场,另一方面试图进入国外石油开采领域,以寻求加入国内市场原油供应的行列。对炼油厂的进口原油供应迄今仍几乎全部由中石化、中石油以及珠海振戎和中化等4家公司包办。不过,这种局面也在改变。中海油在去年获得进口原油经营权后,已正式加入向国内炼油厂供应海外份额油的行列。目前中海油的海外份额油供应中石化华东地区炼油厂,大约3年后将向该公司在广东惠州独资建成的1200万吨/年炼油厂供应进口原油。
炼油能力提高
在原油进口量突破历史纪录的同时,国内原油加工量也屡创纪录,炼油装置能力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4年中国炼油厂原油加工量增长13.7%,达到创纪录的2.73亿吨,为1976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油品需求的迅速增长已将过去十几年来一直存在的过剩炼油能力消化,新建和扩建炼油能力特别是适于处理进口高硫原油的加工能力已经列入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的投资计划。到2010年末,预期将有大约1亿吨新增炼油能力投入运转,一方面缓解油品需求高峰季节的炼油厂加工负荷,另一方面则进一步扩大加工高硫原油的能力。
成品油进口增加
去年的成品油进口量也是有史以来最高的,创下3786.79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其中燃料油、柴油和航空煤油进口量大幅增加。据了解,中航油事件没有影响航空煤油实际进口,目前看来,航煤进口垄断的局面也没有因此而改变。与此同时,成品油出口量下降17.3%。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因为柴油和汽油出口量明显降低。去年国际市场价格高,出口油品效益好,但国内需求增加使可供出口的资源减少。市场预测,成品油进口增加的趋势在今后几年会继续保持。在去年底成品油零售市场开放前,BP、埃克森美孚、壳牌和道达尔已获准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以及华北地区与中石油和中石化合作建立3600座加油站。到2007年,成品油批发市场也将开放。国内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对进口石油依赖的加重,将使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蕥 嬉/编制)(来源: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