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大豆压榨能力超过实际需求2.6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3日 11:36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发改委发文提示投资风险

  本报讯记者蒋杰升报道:国家发改委继2004年对国内大豆压榨行业发出投资预警之后昨天再度提示这一行业的投资风险———现有大豆压榨能力是豆粕市场实际需求的2.6倍以上,大豆压榨业的年综合平均开工率不足40%,希望各方投资者“非常理性地正视大豆压榨能力过剩的现实,谨慎投资”。

  大豆压榨年开工率不足40%

  日前,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发出(2005年第1号)文件,昨天国家发改委转发了来自该协会的《关于我国大豆压榨业有关情况的公告》。协会调查显示,截止到2004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日处理大豆200吨以上的大豆压榨企业169个,总加工能力为日处理大豆23.37万吨。日处理大豆1000吨以上的榨油企业主要分布在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从我国大豆压榨的资源供给来看,2004年国产大豆1800万吨之中,大体上有900多万吨用于榨油;同年进口大豆2023万吨。因此,2004年我国大豆压榨业的原料供给为2900多万吨,远远低于每年7010万吨的大豆压榨能力。从豆粕的市场需求量来分析,2004年度我国国内的豆粕消费量预计为2100万吨左右,折合大豆2600多万吨;2004年度我国出口豆粕65.6万吨,折合大豆80多万吨。两项合计,2004年度我国豆粕的市场容量不到2200万吨,约折合大豆2700万吨左右。因此,现有大豆压榨能力是豆粕市场实际需求的2.6倍以上,大豆压榨业的年综合平均开工率不足40%。

  加工能力盲目扩张有望制止

  业内绝大多数企业认为,大豆压榨能力大量过剩,已经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认为,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产能过剩导致大豆压榨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加大了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二是大型大豆压榨企业的布局不尽合理,一港多厂的现象已经在大连、东莞等港口城市出现,更加剧了企业的经营难度和经营风险。三是大豆压榨企业之间争夺原料,采购分散,缺乏协调对外、统一订货的机制,增加了国内市场的不确定性。另外,仍有一些大豆榨油企业技术还不够先进,设备还比较落后,大豆榨油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的任务还相当繁重。据悉,针对这些问题和我国大豆压榨业存在的其他问题,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并在逐步落实。对此,国家发改委表示,当务之急是要采取措施,避免大豆加工能力的进一步盲目扩张,并要积极探讨业界的联合之路。在此,希望各方投资者,要非常理性地正视大豆压榨能力过剩的现实,慎重抉择,谨慎投资。(紫/编制)(来源:金羊网)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