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首钢搬迁方案获批 借鉴先进经验打造新首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2日 00:3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王艺树

  北京报道

  3月1日,首钢新闻处吴建新处长向记者证实,国家发改委已于2月18日做出正式批复,原则同意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方案,并同意在河北省唐山地区曹妃
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作为首钢搬迁的载体。

  据了解,目前正式的“红头”文件还没有下发到首钢,首钢得到的只是一个来自发改委的复印件,但搬迁已经是板上钉钉。

  根据批复,首钢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对北京地区钢铁产能进行压缩。第一阶段2005年底压缩200万吨钢产量;2007年底再压缩200万吨钢产量;2010年底涉钢部分全部搬迁。届时在北京地区,将只剩下首钢总部和研发体系以及不造成环境污染的销售、物流、三产等业务。

  吴建新称,大搬迁并非是将现有生产设备逐一拆除,再“浩浩荡荡”地搬到河北省曹妃甸重新组装。整个过程将是首钢北京地区产能逐年削减,和曹妃甸现代化新厂逐年建设的“此消彼长”。

  首钢集团董事长朱继民表示,“搬迁”有利于首钢整体综合经济实力全面提升。他指出,首钢是一个具有八十五年历史的企业,积累了非常厚实的文化、技术、管理和人才,正因如此,首钢可以利用这次搬迁和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打造出一个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新首钢。

  对于此次大规模搬迁,首钢的职工表示理解。“是大势所趋,我们必须得搬。”一名职工告诉记者,这几天,公司上上下下都在议论这件事。他认为国家支持首钢搬迁是正确的。因为“十五期间就谈搬迁,没有动静;十一五期间还谈,仍是没有动静。再这样拖下去,首钢的下一步很难走。”

  他告诉记者,这几年首钢的产能一直在压缩,钢铁的生产规模受到很大限制。不仅如此,首钢目前所用设备大都是1919年的,非常落后。此次大规模搬迁对首钢来讲是一个大的机遇,首钢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全面更新设备、技术、提高人员素质,“是一个综合实力的大提升”。

  最大难点是社会遗留问题

  吴建新告诉记者,发改委批复的目前还只是一个框架性的方案,搬迁的一些具体细节,还有待于进一步讨论。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具体的细节工作包括,“三步走”(搬迁三阶段的简称)的具体操作方法、新工程的进度以及首钢设备更新方案等。而这一系列方案都将在3月4日北京市主管副市长陆昊那里得到确定。是日,首钢主要领导将去北京市委,把搬迁的细节方案向北京市副市长陆昊汇报,届时国家发改委相关领导和钢铁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等主管部门负责人也将出席。

  这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搬迁中可能遇到的最大难点就是首钢社会遗留问题,如职工安置和如何保持新工程生产时间和旧钢厂的压缩同步。

  朱继民告诉记者,北京的非钢企业还有五万多人,其中首钢的四个优势产业(机电、建筑、服务、矿产资源)当中有三万多人,将来可能要产生二万八千人的富余人员。这二万多人的一部分将到新基地自然安排,例如进入养老和退休;另一部分通过辅业安置,还有一部分将进入北京市的再就业领域。

  “职工安置只能是逐步进行,不可能一步到位。”首钢相关人员介绍。目前首钢的一些现有职工不大可能去新基地,首钢主要是通过从外部招聘进行重新培训,之后再把这些人派往新基地。目前首钢已经专门成立了劳务派遣组织,负责培养职工的技能使他们有面向社会的就业能力;另一方面,北京市在安排富余人员方面也给了很大的就业政策支持。

  “这种短时间的调整有可能会给首钢带来一定的困难。”朱继民说,对于首钢来说,失去的可能主要就是北京的家园,但得到的则是一个全新的首钢。“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个空间的发展,在北京地区打造出一个很好的总部经济。”

  首钢的总部经济,就是在北京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的加工,如电子机械、电子制造产业,房地产业建筑业,还有一个就是服务业,“我们留下来的这部分人员的养老问题就可以利用北京的这部分产业来解决一部分”。

  朱继民表示,首钢征地搬迁之后,对于北京的GDP影响不大,因为北京现代汽车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首钢的贡献;另一方面,从目前的进展情况来看,北京这些新产业通过3~5年的时间,完全有可能弥补首钢的产值。

  中国钢铁业的大事件

  首钢搬迁是中国钢铁业的一件大事。事实上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仅仅是提升首钢综合实力这样一个“自我”的定义。

  其中,最大的贡献就是为首都营造出一个全新的环保环境创造了积极条件。早在1997年时,人们就曾怀疑石景山上空的“黑洞”是首钢造成的,这样怀疑虽然没有根据,但污染环境确实成了后来主“搬”派们最好的借口。朱继民表示,首钢搬迁改造肯定会给石景山和北京的蓝天带来一些积极变化。

  另一方面,首钢搬迁也为中国钢铁工业下一轮投资和发展指明了方向。钢铁协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向沿海发展,将是下一步中国钢铁发展的主流。今后新上项目,将一律引导往沿海发展。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外一些大的钢铁厂无一不是把厂址建在沿海,而我们国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靠海工厂。由于受运力、原材料条件等的限制,目前内陆钢铁企业成本急剧上升,有的已经支持不下去。“首钢搬迁是创世纪之举,它给中国钢铁业下一步发展,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首钢搬迁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