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欲接管仁川炼厂 中化国际韩收购受挫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7日 18:09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袁田恬 中化集团去年底几近成功的收购韩国仁川炼油厂的计划,近日遭到仁川炼油厂的最大债权人——花旗银行海外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花旗”)的反对。这一收购计划受挫不仅使中化拓展海外的梦想暂时搁浅,也为中国各大油企并不理想的海外并购再泼一瓢冷水,其背后的深意值得揣摩。
花旗欲接管仁川炼厂 中化国际(证券代码:600500)曾在去年底发布公告,声明国务院已原则同意公司控股股东——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斥资5.6亿美元,在韩国独资收购仁川炼油公司(以下简称“仁川炼厂”)。在此之前,中化集团已经在2004年6月和韩国方面签署了一份排他性的谅解备忘录。一旦收购最终完成,中化集团将拥有一座年炼油能力达1400万吨的大型炼油厂,从而扩大原油加工能力,以巩固其国内五大石油、石化、化工公司之一的地位。 然而在收购似乎已尘埃落定之时,韩国方面突然变卦,表示仁川炼厂的中小债权人不满意中化集团的开价,要求将原来的收购价格抬高。在今年1月31日仁川大法院召开的债权人表决大会上,由于仁川炼厂最大的债权人花旗的反对,中化集团收购仁川炼厂的项目未获通过。 据悉,花旗开出7.7亿美元(约合7800亿韩元)收购仁川炼厂的价格,比中化集团的5.6亿美元(约合6800亿韩元)高出2.2亿美元。“如果中化集团按照花旗的价格收购,损失会很大。”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他认为仁川炼厂已经濒临破产3年多,总资产大约是8.9亿美元(约合9833亿韩元),当初中化集团能够以几乎一半的价格收购也是因为当时仁川炼厂的开工率仅为30%左右,债权人急于将炼厂售出。而随着国际价近期的持续上涨,包括花旗在内的债权人认为即使中化集团不收购仁川炼厂,也会有其他石油公司表示收购意向。 记者从中化集团得到的消息显示,在韩国方面提出提价时,中化集团曾经考虑将原先的收购价格抬高到6.6亿美元,但是花旗提出的7.7亿美元比中化集团的最高心理价位还要高出1.1亿美元,这已不是中化集团所能承受的范围了。不过中化集团的发言人张先生告诉记者:“我们现在只是还没有决定是否将收购项目进行下去,并不是外界所传的放弃收购。”而按照韩国法律,仁川炼厂项目将按程序进行新一轮招标,届时如果没有高出花旗的出资价格,仁川炼厂最终将被花旗收购。而花旗一旦收购成功,就会将仁川炼厂委托BP、壳牌或其他公司托管。“由于之前中化集团和韩国方面签订的是备忘录,因此花旗的插手导致中化集团收购失败并不存在违约的说法。”韩国天然气公司国际项目部助理经理崔珍起告诉记者。 中化的石油帝国之梦 中化国际副总经理潘跃新去年11月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中化集团此次收购海外炼油厂的目的在于完善自身的产业链,而中化国际也将从中受益。 “即使没有仁川炼厂,我们认定的方向不会变,也许会绕一下,但是最终还是会走海外收购的道路。”中化国际一管理人员告诉记者,收购失败可能归结于韩国市场的限制,但不会给中化国际带来影响。在去年11月中化国际发布利好消息后,中化国际的股价并没有出现很明显的上扬,基本上在9.7~9.9元之间徘徊,从2004年12月3日起跟随大盘下跌,在今年1月20日又跟随大盘小幅上扬。从股价来看,正如中化国际的那位管理人员所说,收购仁川炼厂成功与否和中化国际关系不大。但事实上,如果收购成功,中化集团计划整合仁川炼厂的化工品生产业务,以中化国际作为仁川炼厂的芳烃产品分销中心,并将其化工产品商权逐步转移到中化国际。获得这块稀缺性的上游原料分销权后,公司化工品营销业务乃至下游精细化工品生产都将获得巨大支持。 在此之前,中化集团想要在国内建造或并购相等规模的炼油厂几乎不可能,因此只能借助海外投资来发展。由于韩国在上世纪70年代建造了大量规模庞大的炼油厂,而目前又无法进口到相应数量的石油,因此韩国国内炼油能力过剩,大部分炼油厂的开工率为50%~60%。与此相比,中国国内炼油厂的开工率已经达到了120%,而且中石油和中石化掌握了80%以上的炼油能力。在此情况下,以5.6亿美元的价格购买到1400万吨规模的炼油厂,可以从成品中赚取20%的附加值,对中化来说是一项看得到收益的投资。 不平坦的油企海外收购之路 看着原本已经到手的鸭子飞走,中化集团只能继续寻找新的海外合作伙伴。而这次收购失败也是中化集团两年内遭受到的第二次失败。2003年10月,泰国国家石油公司曾许诺向中化集团转让泰国最大、利润最高的石油精炼厂35%的股份。但最终泰国方面没有履行诺言,中化集团则将目光从泰国转向韩国。 “海外收购是中国企业扩大自身规模所能使用的最快的方法。但是,在目前石油价格一路走高的情况下,以合理价格收购一家石油企业几乎不可能。”剑桥能源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Scott Roberts分析认为,像这样金额巨大的收购必须要有完善的政策法规做保障,并对现实情况有充分认知。否则,即使收购成功,企业也无法从中获利。 尽管海外并构热潮给中国能源企业带来的似乎更多的是创伤,然而在国家石油安全战略的大背景下,在“石油焦虑”的逼迫下,中国石油企业在全情投入海外并购的时候,更多考虑的可能不是“赢利”而是“成功”。 预计2005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将达到45%~5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副部长冯飞认为,目前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面临很大的挑战,其中包括石油价格波动和可能出现的短期供应中断。而让中国能源企业在国外寻找油源无疑可以降低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这也是国家一直鼓励能源企业“走出去”的最重要的原因。同时安邦分析师认为,目前一些政治因素正成为石油并购成功与否的要素,比如国际关系问题等,对中国油企拓展海外市场产生了一定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