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聚焦信托业 > 正文
 

银监会提点 信托业突围乱业经营困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5日 02:43 每日经济新闻

  信托公司经营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信托本业困难重重

  顾雄伟 NBD上海报道

  “上面压得很紧。”沪上一家信托公司年金中心的负责人节后一见到记者就叫苦不迭,“为加快研究年金信托,年金中心的很多人春节都没顾上休息。”这位负责人解释说,公
司经营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信托本业,年金信托是“典型本业”,故而年金中心首当其冲。

  据悉,已有中诚、华宝、中信、新华等多家信托公司积极探路年金信托。银监会非银部主任高传捷也鼓励信托公司介入年金业务。而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春节前视察中诚信托时,要求信托公司严格遵循“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宗旨。他还强调,资金融通只是受人之托、代客理财所需的延伸和补充。

  类似这样的声音在业界也颇有呼应。一位信托公司的经理告诉记者,信托机构生存的支点是委托人对信托公司的信任,信托机制的建立需要信托财产完整的存续和良好的回报来维系,因此信托公司的天职必然就只能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代人理财、助人致富。

  然而在我国,信托业从开办伊始就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一出生就是高级形态———金融信托,带有“二银行”的色彩。长期以来信托业经营收入中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及证券业务收入比重很大,而其本业———“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民事信托,几乎没有发展。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信托行业信托本业收入只占信托公司总收入的13%。

  而由于信托公司是各级政府出资建立的,原有经营空间受到国家分业管理的法规制约变得越来越小,要生存只得“乱业经营”,而经营结果又因企业产权不清、管理不善形成巨大的市场经济风险,造成许多信托投资公司经营困难、不良资产比重高、存在没有稳定的负债支撑和高风险等问题。

  刘明康指出,信托业务品种的拓展潜力很大。一位不愿具名的信托公司经理认为,这一表态很有指导性,信托投资公司回归本业,其“潜力拓展”也就应重点突出信托业的财产事务管理功能。据上述信托公司年金中心负责人透露,公司早在去年年初就设立了年金中心专司年金业务,以期利用信托的制度优势和公司业务上的先发优势做大做强。

  但与刘明康所言的“创新”和高传捷所说的“作出应有的贡献”不同,目前信托产品的创新把很多功夫下在规避政策上,比如在央行121号文下发之后一拥而上做房产融资信托。有市场人士认为,这些“创新”“拓展潜力”都是危险的,不值得效仿、推广。他认为,真正的创新是挖掘到有价值的项目机会,设计出风险与收益对称的理财产品,提高流动性,而不是在规避政策的操作手法上做文章。

  监管层旗帜鲜明的表态让业界耳目一新,但也有专家担忧信托业回归本业的途径。富士银行纽约总部首席金融分析师张风波认为,中国信托业回归本业,单靠信托业不可能实现。“不仅信托业要退出银行、证券业等主业;其他金融业也应专营本业,淡出信托资产的理财业务,让位于信托业。”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团团圆圆
正月十五闹元宵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