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本已悄然隐退 民营资本扛鼎河南高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4日 01:35 中华工商时报 | ||||||||
本报记者牛卫国 白洁 见习记者全四清 民营企业迅速扩军国有资本悄然隐退 在河南2004年开工的22个高速公路项目中,民间资本占了41%,社会投资主体占了73%。2004年,河南公路建设完成投资328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位居全国第三位、中西部地区第
民间资本给河南高速公路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以民间资本为带动的社会投资主体对河南高速绝对主角地位明显,民间资本日益呈现扛鼎之势。 2004年民间资本大笔挥毫在郑州、洛阳、开封、濮阳、新乡高速、黄河大桥、郑州三桥、四桥,这里真正成了民营企业家跳跃的舞台,民营资本竞投的乐园。 西安海星集团以22亿元一举拿下了阿深高速开封至通许段。从IT起家,逐渐把产业领域拓展到饮品生产、超市和房地产的海星集团,第一次投资建设高速公路这个陌生的领域就如此大手笔。排名2002年中国富豪榜第12位的西安海星集团老总荣海却称“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 河南鸿宝集团则拿下了阿深高速公路濮阳至开封段,与濮阳和开封两市交通局签订了《项目特许权协议书》。根据有关文件规定,项目公司在建设管理权、运营管理权和车辆通行费收费权、广告经营权等特许权方面拥有30年的经营期限。 民营资本之所以如此火爆地投向河南高速,源于资本本身逐利趋动的本能,日前公布的高速公路类上市公司三季度报告显示,高速公路主业的毛利率非常高,平均达到70%以上,通行费收入最低的毛利率也达到49%,远远高于其他行业。 然而有趣的是,当民间资本大举挺进河南高速项目时,国有资本则从河南高速急流勇退。 据河南省交通厅厅长安惠元透露,河南省今年及今后几年拟开工的高速公路项目,将全部由社会融资建设,彻底实现由政府投资主体向社会投资主体的战略性转移。 据业内人士透露,过去河南省的高速公路建设,从招标、中标到管理、设计、监理,都在交通部门的圈子里打转,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由此带来很多弊端。为打破地方、行业保护主义,从2003年开始,交通部门门户大开,交通主管部门只能当裁判员,所有有资格的企业都可以到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市场上同台较量,这极大地刺激了民间资本的投入。 有关专家坦言,属于公用事业的高速公路行业,由于受到国家产业政策和各级政府的支持,具有风险小、投资回报稳定的特点。另外,民营企业一般用“BOT”模式,即由民营企业出资建设高速公路,建成后负责道路的日常维护并享有道路的收费权,在30年后将道路经营权交还国家。民营资本的商机应该是一片灿烂的阳光。 而且从公益方面来说,由于日后的道路养护也计入企业的成本,因此相对于民营投资者来说,为了减少养护成本,早日收回投资,将会自觉提高高速公路质量,有助于减少高速公路建设中的腐败现象,避免出现豆腐渣工程。 专家还提出了有警示性的高速投资“规避风险说”。有关专家认为,与收益有直接关系的是收费标准、收费期限等,目前,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是每公里0.4-0.45元,收费期限通常在30 年左右。另外与收益有关系的还有运行成本和养护成本。像高速公路如隧道较多,由于隧道需要灯光、风扇等,运行成本就相对要高。至于养护成本,一方面要看工程质量,另一方面要看高速公路使用情况、养护管理等。现在的高速公路通常采用沥青混凝土,使用寿命在10年以上,但由于超载等外部因素影响,加上工程本身质量等因素,有的高速公路不到5年就需要大修了,养护成本因此大幅增加。这对于已投资高速公路的业主以及正在选择高速公路项目的投资者来说,都需要把握好这些因素。 河南财经学院副院长李鸿昌称,车流量是关系未来收益的主要因素,经济相对发达区域、交通重要线位的高速公路相对车流量大,收益也就好。但并不是每条高速都赢利,达不到一定的车流量赢利情况就不乐观。因此应对每条高速路段进行认真的投资核算,注意防范风险。 一家投资公司的经理说,自己对高速公路项目持观望态度,并不是因为可预期的投资收益率不高,而是因为企业投资不可能像政府投资那样以国家行政管制的强制性权力做后盾,在配套法律法规尚有待完善且国家执法部门的执法效率不高的背景下,其间往返协调沟通的成本太高,风险太大,再加上这类项目投资原本就周期长、政策风险大,因此,自己对该项目还是持“保留意见”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