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食品业 > 正文
 

双汇万隆的非常扩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0日 16:20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王潇梵 漯河报道

  晚上将近7点,冬日的中原地区已经是华灯初上,到了晚饭的时间。但此时,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双汇集团)的会议室依旧是人头攒动,丝毫没有要下班的意思。

  会议的间隙,董事长万隆急匆匆从会议室出来与记者见面,30分钟后握手言别,他又急匆匆地赶赴下一个会议。第二天,他还要去上海谈一个商业项目,在那里呆两三天。

  在与洛阳春都集团的比拼中,双汇集团最终胜出,旋即成为了中国肉制品行业的老大,双汇的掌舵人万隆开始以傲视群雄的姿态俯视众多不足顾虑的对手。同时,万隆开始实施一个庞大的产业扩张与升级计划——构建一个从原料生产、采购、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覆盖多种肉制品、农产品在内的综合性产业集团,在“十一五”末,达到年产值1000亿元。为此,他要到美国开工厂,并在国内开设2000家冷鲜肉连锁店。

  这种宏伟的计划,在善于创造奇迹的万隆身上,或许真的不算什么。但是,在为万隆叫好的同时,我们也有理由担心,这种过于迅猛的发展节奏,是否会让双汇成为下一个春都?

  拯救双汇

  作为漯河市当地明星企业的老总,当地见过万隆的人并不多,但都知道万隆从小是个苦孩子。他两岁丧父,弟兄二人靠母亲给人洗衣服糊口度日,童年少年受苦受穷受罪。读书读到高中二年级。1960年,万隆参军,当了8年铁道兵,1968年转业到漯河市肉联厂当办公室办事员。

  漯河肉联厂1958年成立后连续26年亏损,包袱沉重。1984年,万隆临危受命就任厂长,此时的漯河肉联厂资产只有468万元,累计负债却高达534万元。

  万隆发现,市场上猪肉紧缺,到处断货,漯河肉联厂里却猪源不足。在完成国家生产计划的前提下,万隆尝试在国家规定的生猪收购价格的基础上每斤上浮2分钱。这下子,方圆百公里的生猪源源不断地涌进了漯河肉联厂的大门。这2分钱让万隆冒了极大的政治风险,但却带来了当年8000元的盈利,万隆初步尝到了先行一步的甜头。此后,扭亏为盈的漯河肉联厂很快成为被同业竞相学习的榜样。

  不久,屠宰行业放开,私营经济介入,万隆预见到,国内屠宰市场的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仅靠在国内市场上拚搏,难以取得大发展,何况,此时的漯河肉联厂实力也远不如其它肉联厂。于是,万隆的眼睛盯到了外贸市场。1986年,漯河肉联厂开始向轻工业缺乏的前苏联大举出口分割肉,五年后成为全国最大的肉制品出口基地。

  在漯河肉联厂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苏联解体,漯河肉联厂80%的出口业务停顿。

  寻找出路的时候,万隆看上了火腿肠。其实,与其说他是看到了火腿肠市场,不如说是看中了肉制品加工的市场。发达国家肉制品消费需求占肉类总量30%—50%,而中国不足1%,中国肉制品的精深加工才刚刚起步。

  万隆拿出了企业仅有的1000多万元家当,一次从日本、法国、瑞士引进了10条火腿肠生产线下赌注。不久,漯河肉联厂更名为双汇集团。

  1994年,双汇集团与香港华懋集团合资,引进资金1.27亿元,建立了亚洲最大的肉制品基地,当年实现销售收入9.9亿元,利税8600万元。

  此时,洛阳春都集团生产的火腿肠已经名声在外、实力雄厚,与其相比,漯河肉联厂还是个在业内无名的小弟弟。此后,双汇与春都走了两条不同的产业扩张道路,这为两家企业最终的迥异结局埋下了伏笔。

  洛阳春都开始了大规模的跨行业、跨地域产业扩张,这种盲目的多元化扩张导致春都迅速由盛而衰,最终成为那个时代让人们倍感惋惜的牺牲品。

  1995、1996年,双汇集团也进行了一系列产业扩张,先后与意大利、日本、美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6家外商达成合作协议,引进外资1100多万美元,加上双汇集团几年来积累的资金,在漯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了双汇工业园一期工程7个合资公司,总投资达2.6亿元。这7个项目虽然涉及了屠宰加工、纸箱包装、化工塑料、生物工程、彩色印刷等行业,但是,由于双汇的跨行业投资都在相关领域内,大都与主业配套,加上管理跟上,因此回报率还不错。

  此时,国内火腿肠市场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由于巨额资金集中进入,接踵而至的是整个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一落千丈,但价格战还在激烈地进行。一些企业为了压缩成本,不断降低火腿肠中的肉类含量,质量迅速下降、市场占有率大幅度下滑,其中就包括春都。

  双汇抓住机会分开产品档次,当年便推出了“双汇王中王”高档产品,双汇火腿肠伴着葛优、冯巩做的广告知名度迅速蹿升。

  同时,由于工业园一期工程全部是与肉制品加工相配套的行业,上下游产业可以联手降价,有效地增强了主业的核心竞争力。

  1997年,双汇集团在国内同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1998年,中国肉类加工第一股——双汇实业5000万A股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做大农业概念

  万隆本人身材高大,金边眼镜和微低着头的谦逊笑容怎么看都更像是一个文人。当地盛传着万隆从杀猪匠一直干到双汇集团董事长的种种惊人之举,每每谈到此都感叹“不容易啊”。万隆的经历似乎与漯河市作为中原新兴特区白手起家的历史有着某种惊人的契合。

  早在1995年,国内众多企业盲目投资的大潮中,万隆就认识到,跨行业扩张不仅无利于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反而会削弱主业的竞争优势,因此他提出了“围绕‘农’字作文章,围绕肉类加工上项目”的思路。

  做大农业是国际上诸如泰森等全球排名前几位的著名肉制品企业的共同策略。

  万隆认为,大豆加工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于是,双汇还涉足了大豆加工产业,提炼大豆蛋白、生产大豆饮料等,但目前产量很少,收益在双汇总收入中所占比例甚小。

  双汇计划由以猪肉加工为主向牛、羊、鸡等多种肉类加工扩展,拓宽、拉长肉类产业链;由单一的肉类加工向粮食、果蔬加工延伸,实现多业并举。万隆称之为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发展展略。

  近年来,双汇以销售收入年均40%的增长速度令同行们大为惊讶。

  2003年,双汇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杀猪杀出100亿”一时传为美谈。

  目前,双汇集团在全国食品行业中排行第二,仅次于五粮液酒厂,在肉制品行业中稳坐头把交椅,总资产63亿元,员工3万名,为漯河市贡献着一半的财政收入,年屠宰生猪能力1500万头。在全国十多个省、市建有二十多家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基地,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

  非常扩张

  漯河市一个不起眼的破旧小院落是漯河市肉联厂的旧址,其后是双汇集团现在蓝白相间的气派的办公大楼。

  随着双汇集团声名鹊起,实力壮大,万隆的目标也越来越大了。

  2002年3月,规模宏大的双汇工业园三期工程破土动工了,三期工程计划占地1370亩,新建项目16个,计划总投资12亿元,全部工程将于2003年-2008年陆续建设完工。

  万隆说:“双汇用十年时间实现了销售收入的第一个100亿,下一步将用两年时间实现第二个100亿。”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是2003年。

  万隆预计2004年销售收入可达180亿元,并实现走出国门、到美国建厂的战略目标。万隆设想,双汇通过对外贸易的方式,与国外的企业合资,将中国的特色农产品(大豆等)打入美国市场,赚取外汇,再将美国屠宰市场上不习惯食用的“边角料”诸如鸡爪、鸡头等带回国内做深加工,以配置和利用好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004年,双汇实际销售收入为160.2亿元。据双汇内部人士说,2004年生猪收购价格上涨,单这项就导致双汇成本比2003年高出25亿元,加上其它一些因素,总成本要高出至少30个亿。因此,实际销售基本上达到了预期。

  这还不是双汇的最终目标——万隆雄心勃勃提出了远期发展目标:在“十一五”末,达到年产值1000亿元,进入世界肉类企业前三强,实现上中下游产业一体化。为此,他表示要在国内开设2000家冷鲜肉连锁店。

  1999年,双汇开始以特许加盟的方式和自建直营店等连锁经营的模式拓展冷鲜肉市场,万隆当时设想利用5到10年时间,在全国建设2000家肉类连锁店,以推进具有革命性的生鲜肉销售形式,从而实现冷链生产、冷链运输、冷链销售和连锁经营,以取代几千年来裸肉摊卖的旧形式。

  连锁经营冷鲜肉是国际上比较成熟也比较流行的经营模式。中国的冷鲜肉消费才刚刚起步,国内销售总量只占到猪肉消费总量的10%左右,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这种连锁经营模式让中国的传统屠宰业看到了危险的前景。

  但是,双汇连锁店在河南省外遭遇了强烈的抵制,加上由于百姓消费心理的滞后,冷鲜肉连锁店发展得并不顺利,其间不断有店关门并转,至今才在全国建立了200多家。对双汇来讲,目前冷鲜肉连锁专卖店的社会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

  双汇内部人士称:“我们现在的工作重点依然是从营销层面上推广冷鲜肉的概念,来培养中国老百姓吃放心肉的习惯。”

  这明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另外,双汇集团到美国建厂的目标至今还没有实现,目前,万隆正在积极拓展海外融资。

  致命难题

  2004年,双汇在海外销售额总共为1.5亿-1.6亿美元,主要销往港澳地区以及新加坡、日本等东南亚国家,而万隆的目标是要走向美国市场。

  中国的肉制品在国外落脚的最大困难,是分散养殖造成的猪肉质量不达标。

  万隆承认,“中国目前的猪肉质量是很难打进国际市场的,因为中国市场上大部分的生猪还是采用最原始的方式从养猪的农户手中零散地买来,再进行深加工的。这种来源因为喂养饲料的不同,喂养方式的不同而存在很多质量隐患。所以要做到真正的放心肉,必须从喂养环节就同国际接轨。”

  双汇目前正在尝试建立生猪养殖基地,给猪喂养绿色饲料,形成规模化养殖。

  双汇集团已与韩国合资,从丹麦一次引进良种种猪300多头,建成了种猪养殖基地。此外,双汇集团又与日本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日本火腿公司进行合资,建立更大的生猪养殖基地,该项目总投资将超过10亿元。这样的养殖基地双汇将在全国五大片销售区域分别按照严格标准建立20个,每年出产商品猪50万头,并建立相应配套的15万吨的饲料厂。这些养殖厂将挑选有文化的农民,经过培训,以土地或资金参股的方式参与养殖基地的经营,从而从这种工业化改造中得到更高的利益分配。

  生猪的养殖是为了保证猪肉的质量,这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水平。但是这样一项投资大,眼前收益小的工程究竟进展如何?

  建立生猪养殖基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双汇在漯河周边已经建立了四个大型基地,但是,种猪的培育过程很漫长,需要四五年时间,才能实现大规模养殖。因此,目前双汇屠宰的生猪大部分还是源于一些大型饲养基地,以及零散农户。

  双汇的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实现自己养殖生猪占到总屠宰量的一半,基本不从零散的农户手中收购,以保证猪肉的质量。

  万隆雄心勃勃向国外扩张的同时,一些双汇人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们还是要先做好国内市场,目前,双汇在国际市场上份额呈增长势头,但是目前谈如何进军国际市场还为时尚早。”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