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钢铁业 > 正文
 

盲目进口 铁矿石价格虚高重压中国钢铁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8日 07:44 每日经济新闻

  盲目进口导致国际铁矿巨头高估中国铁矿石需求,中国钢铁业与之谈判困难

  苑二刚 NBD上海报道

  “由于盲目进口,人为炒作,国内铁矿石市场价格总体比国际市场高出30%左右。这种情况已严重影响到我们正与国际钢铁巨头进行的谈判。”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研究部主任
董志宏向记者表示。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罗冰生,日前接受央视采访时呼吁,国内钢铁企业要加强自律、加强联合,共同应对目前铁矿石涨价的困局。

  董志宏表示,2004年11月我国进口铁矿石1992万吨,平均到岸价57.24美元/吨,含税价为570元/吨,而我国国内铁矿石的售价为700到800元/吨,每吨价差在130到230元,价差在20%到40%之间。这也就是说,国内的铁矿石价格高于进口矿石价格,如果按照去年我们生产2.5亿吨铁来算,一吨铁成本增加500块钱,2.5亿吨铁就增加500亿,这还没算电费和运费涨价。“这种状况是不正常的,是不能够长期维持的。”

  最重要的是,目前价格的上涨并不能反映中国对铁矿石的真实需要,事实上,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是被夸大了的。

  盲目的进口导致了需求的夸大。与中国钢铁业集中度不高的现状相对应,铁矿石采购供应体系也呈现过于分散的局面。从事矿石进口的,包括了一些过去从未接触过矿石进口业务的小贸易企业,看到铁矿石贸易利润空间大,也匆匆忙忙进入。

  董志宏认为,目前国际铁矿石的供应大部分掌握在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必和必拓公司以及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三大巨头手里。他们的做法较长远,年初与主要需求方谈定价格,全年都不会变。而另一个铁矿石供应大国印度则游离于这个体系之外,他们根据短期行情确定价格。

  正因如此,印度成为国内一些中小企业争抢铁矿石的目标。结果是品位不高的印度铁矿石,2004年上半年进口到中国的到岸价要比均价高出30%,到第三季度竟报出每吨84.12美元的高价。而世界上公认的最优矿澳矿,同期每吨到岸价不过42.74美元。

  由于采购时机和节奏把握上毫无章法,连带把运输业的要价也拉高了,运输成本的上涨又助长了铁矿石的到岸价。

  董志宏透露,目前宝钢正在代表国内钢铁企业,与三大巨头谈判今年的价格,令他们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对方根据我国去年的铁矿石进口量和国内市场的价格,提出今年的价格至少要涨30%以上,甚至可能达到50%。

  中国钢铁研究总院工程师东涛认为,三大巨头提价幅度如此之高,其背后也透着国际钢铁企业对中国钢铁企业出口量的担心。2004年进口钢材6年来首次出现了负增长,进口下降了21.2%,出口增长104%,由上年的净进口钢坯441万吨,变成净出口钢坯220万吨。东涛指出,“出于这种担心,国际钢铁大企业有可能与原材料生产商达成默契”。通过提高原材料价格,来压缩中国企业的利润空间,减少其产量。因为欧美和日本的钢铁企业在这三大巨头的矿山里持有很多股份。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