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冰箱业 > 正文
 

打造南京冰箱基地 海信苏宁借道伯乐造冰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2日 11:06 人民网-江南时报

  本报记者 潘祥海

  “海信南京冰箱基地已经开始生产冰箱,南京分公司由海信和苏宁共同出资组建,由海信控股。南京公司分两块,一块是原南京伯乐冰箱厂,现在已在生产,另一块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建设一条新的冰箱生产线。”海信南京销售公司总经理柳海鹰昨日向记者透露了这条重磅消息。这番话中透露出众多业界关心的焦点话题:海信南扩计划、苏宁涉足家
电制造业、已经破产的老牌家电企业伯乐冰箱的前景。

  海信南京谋扩张

  海信日前发布消息称:海信将充分利用南京的地理优势以及当地配套、生产资源,在南京首期投资1.2亿元,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建产能为100万台的现代化冰箱生产基地,产品将于今年5月下线。

  据了解,2002年,海信通过联姻雪花在北京建设冰箱生产基地,2004年销量突破70万台。从市场分布以及经济角度看,海信北方产能已基本满足。下一步重点是长江以南的南方。而南京占据合适的地理位置。江苏、南京有丰富的配套资源,同时也拥有白电的巨大市场宝藏。目前,无论从产能,还是产品结构,以及不断增长的运输物流成本,北京一地的生产基地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南北两个工厂的互补,将使我们最终形成涵盖系列节能冰箱产品、变频冰箱和豪华双开门300升以上大容积冰箱的中高端产品阵容。”海信(北京)电器公司总经理苏玉涛向记者介绍说。

  “海信系列产品生产布局的下一步重点是长驱直入,跨过长江,瞄准产业链配套能力强以及先天物流优势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据海信内部透露,处于青岛平度的海信变频空调在2004年销量突破160万台之后,产能已经饱和,海信负责战略投资的有关人员也马不停蹄,在江苏、浙江等地物色生产基地。“最快,今年5月1日之前将在南方投产新的空调基地。就地生产,减少成本。”海信一高管向记者透露。

  伯乐遇上救世主?

  要在5个月的时间内建成100万台的冰箱生产基地,除了整合南京现有的冰箱企业外,海信别无他途。而去年8月宣布破产的南京伯乐冰箱厂刚好拥有两条产能达50万台的无氟冰箱生产线。记者昨日在伯乐冰箱厂门前看到一块标识为海信电器南京分公司的招牌已经立在厂门口的马路边。

  可对于海信收购伯乐这一事件,伯乐厂的员工却不屑一顾。一员工愤愤地表示:“海信也能收购我们厂,这年头谁都能收购我们厂了!”

  记者在伯乐厂发现,伯乐厂虽然已经破产,但仍然有不少工人正常上班,而海信公司仅仅是在伯乐厂里占用了一条生产线,招募了200多名原伯乐厂的员工,现正在生产海信冰箱。

  海信跟伯乐之间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合作方式?海信方面不愿意透露其中详情,而伯乐厂“厂中厂”的怪状表明海信并没有收购伯乐,双方仅仅是合作。

  当记者致电伯乐冰箱厂主管单位南京轻工产业集团相关负责人时,该负责人表示,不清楚海信和伯乐之间的事情。而伯乐厂一位老员工向记者透露,伯乐厂历史遗留的问题多如山,14个多亿的巨额债务、上千名职工的安置问题,这样的状况不可能有企业愿意接手。海信仅仅是购买了伯乐的生产线,和伯乐厂并没有什么关系,说不定哪天说走就走。这样的情况见多了,跟以前和伊莱克斯、北美电器还有科龙的合作没有什么区别。

  连冰箱生产线这惟一的家当都变卖了,看来曾经无限风光的南京伯乐已经无力回天了。虽然无法得知冰箱生产线卖了多少钱,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点钱离14亿的巨额债务还很遥远,伯乐厂的众多员工怎么妥善安置,这个烂摊子谁来收拾。

  苏宁密谋制造业

  据海信南京销售公司的柳总透露,苏宁电器在海信和伯乐的合作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在南京分公司中占有一定的股份。

  但苏宁参与收购伯乐冰箱的传闻,昨天却被苏宁电器连锁总裁孙卫民断然否认。孙卫民表示,在海信购买伯乐生产线的过程中,苏宁只扮演了“中间人”角色,却没有出资等行为。

  孙卫民透露,苏宁的确在帮助两家联姻,最终达成海信和伯乐的购买关系。整个谈判时间大约一个多月,最终在12月底谈妥。海信将购买伯乐生产线,自己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厂房生产、苏宁没有介入收购。孙卫民反复强调,苏宁没有能力进入制造业。

  海信与苏宁在这个问题上截然相反的说法让人摸不着头脑。值得玩味的是,回顾苏宁的发展历程,其似乎一直在努力进入家电制造业。再加上现在苏宁在中小板上市且走势不错,“没有能力进入制造业”的说法并不能令人信服。业内人士认为,苏宁如此低调的原因是不想让人觉得其控制了产业链的上下游,落下行业垄断的名声。

  据了解,2001年3月,苏宁投资5000万元与美国飞歌国际、香港力胜国际在南京联合兴建飞歌空调,苏宁控股50%。当时苏宁曾将此项目定义为“商业资本首次大规模进入制造业”。

  到2003年6月,苏宁又与美国飞达仕合资成立了飞达仕苏宁空调有限公司,并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苏宁工业园区,空调年产能达50万台。其中大部分外销,但从去年开始,部分飞达仕空调已出现在苏宁连锁店,部分地区甚至进入苏宁销售空调前十位。

  另据了解,海信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的生产基地正是苏宁的地盘。苏宁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业园一期占地240亩,但目前飞达仕苏宁空调仅占据30亩土地,剩余200多亩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根据苏宁对该工业园的远景规划,该工业园将被打造成以生产空调、冰箱、洗衣机为主的苏宁“白色家电”制造基地。

  相关链接>>>

  伯乐冰箱的前世今生

  成立于1959年的伯乐集团曾是一家响当当的企业,其前身国营新联机械厂是一家大型军工企业。这里诞生过我国第一台家用空调和第一台双门电冰箱,并曾跻身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企业百强行列。20世纪90年代初,“伯乐”牌电冰箱畅销大江南北,一度占有全国15%的份额。

  然而四年前,伯乐冰箱却在市场中销声匿迹,工厂负债加亏损高达12亿元,4700多名职工2800人下岗,企业濒临破产。

  伯乐的衰败是从邱祥林1993年走马上任新联厂厂长开始的。时为正厅级干部的邱祥林在厂里大权独揽,一些投机钻营分子因此得到重用。这批人与邱祥林同流合污,一起肆无忌惮地掏空企业。

  在邱祥林执掌新联的7年时间里,“伯乐”冰箱的市场份额迅速萎缩,工厂业绩大幅滑坡。而在此期间他共收受其他公司和部属的行贿款共计61万多元。事发后,邱锒铛入狱。

  其继任者单祥和曾力图挽救颓势,让伯乐东山再起。在将军品业务剥离出集团的同时,伯乐与世界著名的家电公司伊莱克斯合资成立了伊莱克斯电器(南京)有限公司。

  鲜为人知的是,伊莱克斯虽然向合资公司实际投入了2900万元注册资金,但伯乐与合资公司仅仅是一种租赁关系:合资公司每年支付给伯乐租赁费或称“固定回报”300万元人民币,换取了伯乐冰箱四期工程厂房和设备的使用权。

  然而,即使是徒有其名的合资也未能长久,2003年6月中旬,伊莱克斯(中国)有限公司宣布:“经过与南京伯乐公司共同评估,双方决定将终止在南京的合资公司的合作协议。”

  伊莱克斯走了,虽然后来北美和科龙先后租赁了伊莱克斯用过的冰箱生产线,但伯乐已无回天之力,截至2004年8月被宣布破产之后,伯乐的负债及亏损已高达14亿元。

  《江南时报》 (2005年02月02日 第十四版)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海信新闻 全部苏宁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