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能够进入公用事业是一件光彩的事,然而……
当一个老板不愿说话时,没人会当回事;当两个老板不愿说话时,也不会有人奇怪;可是,当从事某个领域的所有老板都不愿意说话时,这多少算得上是个事儿!
进入公用事业的民营企业老板们就是这样一群“不愿说话”的人。他们的原则是:低
调、低调、再低调。
民营企业进入公用事业,算得上是一项“多赢”的举措。地方政府缺乏足够的资金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而民营企业的介入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还可以为当地的就业做出贡献;公用事业虽然算不上暴利,但是有长期稳定的回报,这在大部分商业领域都已饱和甚至是过剩的状况下,无疑是为民营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商业机会;对于城市居民而言,也由于民营企业进入公用事业领域,享受到了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明明是件好事,可为什么大家偏偏都不愿说话呢?其实,这“不愿”里包含着一部分“不能”的成分。
公用事业领域有着与一般商品市场完全不同的风险特性。公用事业领域吸引民间投资的基本方式是特许权经营,而这些领域的服务价格本来就控制在市政府手里,政府完全可以在特许权经营协议里以价格规则的方式降低投资回报、压缩投资者的盈利空间。
也就是说,企业要想进入公用事业领域,首先需要政府的认可,政府给予企业特许经营权。当企业进入了公用事业后,企业生产出来的公用事业的价格是控制在政府手里的,这意味着,企业是赢是亏,赢多赢少,也都掌控在政府的手里。更重要的是,目前政府的管理更多的是人治,而不是法治。这届政府答应的事,下届政府可能不认账。于是,进入这个领域的老板们变得小心、小心、再小心。最后干脆不说话,免得惹麻烦。
这当然不是个好现象。因为这并不是心甘情愿的选择,而是有太多“不能”的因素左右着这个选择。既然不是正常现象,就要改变。加强监管就是改变这种现象的一个有效方法。
这个监管包含着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对政府行为的监管;另一层含义是加强对公用事业领域的监管。
而在监管中,有两个环节很重要。第一个是准入制度,就是特许经营制,这个行业你准备发几个牌照,这几个牌照用什么的方式可以获得,这个牌照中间的经营期限是多长,然后它的排他性限制是什么样子的,企业的资质要求等等,都要有明确而详细的规定,这样才能避免过多人为的因素搞“猫腻”;第二个是公共服务的价格怎么确定。在西方国家,公共服务的价格是很重要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监管内容。在中国,价格的制定正在逐渐引入价格听证制度。程序是否公正是第一位的,而价格的高低是第二位的。
只有当各项监管措施都得以落实,进入公用事业的民营企业和地方政府处于平等地位时,老板们才能够在到底“说不说话”上做出真正自主的选择。
(紫/编制)(来源: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