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招标过程迷雾重重 改头换面狂卖贵药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5日 19:30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代表委员披露诸多令人惊讶的内幕 □本报记者 曾璇 尹安学 黄丽娜 罗颖 “小病自己医,中病出钱医,大病不敢医!”昨天,本报关于药品招标“猫腻”的报道,成了参加省“两会”的代表委员们一个热门话题,心直口快的河源代表曾思贞谈到这个
曾思贞代表说,小小一段顺口溜,道尽普通老百姓面对疾病与药价时的那份沉重和无奈。“几元的药招标进了医院要几十甚至上百元,你让老百姓怎么相信里头‘没鬼’?” 招标过程迷雾重重 “有鬼”,首先在于药品招标程序本身。 农工党广东省委会一直密切关注此问题,连年来,该党派多次提交建议指出,药品招标在操作过程及程序上透明度不高。 据介绍,目前药品招标的标书虽在法定媒体上发布,但制定出有关限制条件,如某市的药品招标,规定与标书一样的药品品种、规格、剂型才能参加投标,设置的门槛太高。 有政协委员指出,在药品招标中,大多数招标单位对投标企业的资信调查结果不公开,投标人递交的投标书内容真实性无法保证。 评标标准细分细节不公开,招标的具体操作规程不公开,个别地区的药品中标的价格也不公开,甚至未向省物价局上报。五花八门的评标标准,更使得药价迷雾重重:有的评标只看价格的高低;有的在评标过程中人为因素较大,缺乏科学的评标标准。 而且,对招标采购的整个程序,如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及事后的合同履行、中标后零售价格等缺乏有效的监督,这难免会滋生腐败。 改头换面狂卖贵药 “有鬼”,还体现在中标方的种种手段上。 作为一线医院的负责人,省政协委员、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黄达德向记者说出了一种普遍现象:一些药品没中标,或者中标后发现利润很低,马上回避招标主战场,改头换面,钻法律的空子。由于目前对合资药品可以不招标,一些药厂马上“合资”,实际还是100%独资,换个包装、改个批号、起个洋名,以“新药”粉墨登场,价格马上上去了。据介绍,一种核心成分为青霉素的感冒药针剂,成本仅0.6元,加入一点无关紧要的成分后,价格狂升到150元—600元一支。 黄达德委员说,很多医院目前对这些“新药”还没有什么好招,药价还是上去了,招标对此也无能为力。 另一个极端是,通过竞标,有些药品的价格降了下来,但药厂觉得无利可图,很快减少生产,甚至停产,其中有些甚至是基本药、必需药;药厂不供货,医生就开其他的药,包括一些昂贵的进口药,老百姓更觉得药价没有降,看不起病。 医院垄断用药选择 “有鬼”,还在于医院、医生与药商间的回扣协议。 人大代表朱列玉认为,之所以招标也无法挤去药价的水分,根源还不在招标,而在医院以药养医的体制。他分析说,现在国内“公”字医院“进项”有三:医疗服务收入、药品收入、财政补贴。由于医疗服务收入相对偏低,医院又不是一个精确成本核算的法人实体,医院的收入大部分来自药品的价差。医院事实上长期就是一个“药品零售商”,并垄断了一些药品品种(特别是各种“变形”新药)的进货权、销售权以及消费者的用药选择权。“医生与药品经销商之间的回扣协议已经成为社会上公开的秘密。” 回扣从哪来?只能从药价上来。 “药品招标本来是项‘阳光工程’,老百姓期待它能实现真正的‘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