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亏10亿断言尚早 中储棉可能完全挽回损失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0日 14:17 深圳商报 | |||||||||
本报讯 近来,关于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炒作棉花蒙受巨亏的消息,使中储棉及其总经理雷香菊成为舆论指责的对象。“中航油第二”成为普遍的评价。 但是,《法制早报》经过深入采访后发现,这一定论或许为时尚早。 与中航油是投机石油期货和期权事件不同,中储棉则是压根儿没有介入期货,其风险
中储棉于2003年8月,在16000元/吨的高价位上,进口了15万吨棉花,随后几个月又陆续进口了10多万吨。不幸的是,半年多以后,因为宏观调控等多种因素,国内棉花价格开始逐渐走低,参与炒作棉花的贸易企业相继被套牢。棉价从16000元/吨到11824元/吨,而中储棉尚存20万吨棉花。显然,亏损已达9.46亿元。 郑商所指定棉花专家、湖南大有期货高级分析师彭伏阳认为,现在断言中储棉造成了巨额亏损,为时尚早。 他认为,如果不出预料,中储棉在今年5月份的时候,可能完全挽回损失。一是,2004年粮食涨价快,棉价下跌,不少农户都决定改棉为粮。根据我的统计,棉花种植幅度大概缩减15~20%;第二,棉花消耗情况明显增长,化纤的价格已经高于棉花,所以对棉花的需求会大幅提高。实际上,2005年有可能会创造用棉量的历史最高记录。” 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棉价将重新反弹,“2005年的期货价格可能会涨到16000元/吨,现货价格可能会涨到14000、15000元/吨。”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专家调研的预言能否成立,还要看具体的市场行情而定;而且,即使扳回败局,也未必是个“将功补过”的圆满结局,人们仍有理由诘问:中储棉“炒棉”等的做法是否合适?(郝亚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