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环保产业 > 正文
 

瓦斯将成绿色能源 开发适用技术迫在眉睫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8日 10:12 经济参考报

  瓦斯是我国煤矿安全的头号杀手,它曾无情地夺去了矿工们鲜活的生命;然而,瓦斯的另外一个名字叫煤层气,它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业内专家指出,21世纪是煤层气大发展的时代,化瓦斯之害为能源之宝,使之造福人类,正在成为现实。

  煤层气是近20年来在世界上崛起的新型洁净能源,也是我国常规天然气最现实可靠的替代能源。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孙茂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说,煤层气是
一种以吸附状态为主、生成并储存在煤系地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其成分与常规天然气基本相同(甲烷含量大于95%,发热量大于8100大卡),完全可以与常规天然气混输、混用,可作为与常规天然气同等优质的能源和化工原料。根据最新一轮评价,我国陆上埋深2000米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为31.46万亿立方米,相当于450亿吨标煤或310亿吨石油。开发利用这一优质洁净的新能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保护大气环境。

  瓦斯——煤矿安全杀手

  记者从中国最大的煤层气开发公司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煤矿瓦斯事故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威胁之一。我国国有煤矿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矿井占总矿井数的44%,瓦斯事故频繁,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仅根据最近15年的统计,因瓦斯事故而死亡的人数约占煤炭行业工伤事故死亡人数的30%-40%,占重大事故的70%-80%,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亿元。

  中联煤层气公司总经理孙茂远说,采煤之前先采出煤层气,有利于从根本上防止煤矿瓦斯事故,改善煤矿的安全生产条件,同时还能减少矿井建设费用(巷道和通风费用减少1/4左右),从而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改善煤矿的社会形象。

  其次,开发利用煤层气可以有效减排温室气体,改善大气环境。

  煤层气(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是CO2的20到24倍。甲烷的温室效应在全球气候变暖中的份额为15%,仅次于CO2。中国是煤炭生产大国,只要采煤就会向大气中排放煤层气。1994年,据联合国统计中国每年因采煤向大气排放的甲烷气体达19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约占我国工业生产中甲烷排放量的1/3,占世界采煤排放甲烷总量的1/3,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由于近年来煤炭产量剧增,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开发和利用煤层气不仅可以避免因采煤造成的煤层气这种不可再生能源的浪费,还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大气环境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开发利用煤层气可以有效改善能源结构,增加洁净的气体能源。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国内油、气供需缺口急剧增大。开发和利用煤层气可以现实、有效地弥补我国常规天然气的不足。

  开发利用煤层气也将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煤层气产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建设一个煤层气生产基地将带动运输、钢铁水泥、化工、电力、生活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煤层气开发的常规技术已掌握

  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内外有关单位先后在沁水盆地、河东盆地、安徽两淮地区等矿区开展地面钻井勘探和开发煤层气的试验工作。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上、下游一体化的国家骨干煤层气企业,在煤层气自营勘探方面确定了以山西省沁水盆地为重点的勘探开发战略。沁水盆地煤层气资源量6.85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煤层气资源总量的20%。通过在沁水盆地南部枣园地区实施煤层气开发示范工程,16口井井组排采超过24个月,产量基本稳定在600-2000立方米/日,已建成800千瓦煤层气燃气发电机站一座,处理2万立方米的煤层气集输压缩站一座,年产能500万立方米。2003年4月开始出售压缩煤层气,标志着煤层气商业生产零的突破。

  中联煤层气公司副总经理冯三利说,煤层气开发的常规技术我们已经基本掌握。自“六五”起国家就开始了煤层气的攻关研究,特别是“九五”“十五”期间,煤层气攻关获得了一批丰硕的科研成果,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煤层气科技人才。通过攻关研究基本掌握了煤层气地质基础理论和勘探方法,特别是在煤层气有利地区优选、欠平衡钻井技术及储层改造方面都有所突破。

  但由于我国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煤层气开发的关键技术亟待突破。冯三利说,美国煤层气商业开发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美国公司在中国从事煤层气风险勘探却少有突破,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煤层气地质特征与美国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发展我国煤层气产业必须在充分学习别国先进经验的同时,开发适于我国煤层气地质特征的实用技术。根据我国煤盆地后期改造剧烈、地质构造复杂,煤储层“三低一高”即:低压、低渗、低饱和、高含气量的特征,进一步总结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完善煤层气基础理论,指导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

  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业内专家指出,我国煤层气利用虽然在十多年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无论是自营勘探还是对外合作,都没有进入实质性商业开发,煤层气开发没有取得真正的突破性进展。

  我国煤层气开发起步晚,基础理论和技术上都无法与常规天然气相比。尤其是我国煤层气储层与美国相比普遍存在低压、低渗、低饱和的“三低”现象,从理论和技术方面都存在若干关键性难题。美国12年中政府投入的煤层气基础研究经费超过4亿美元。我国迄今为止,国家对煤层气科技投入仅不足2000万元,而且分散到不同的单位,与煤层气生产实际结合不紧密,难以起到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

  孙茂远说,我国煤层气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急需政府政策的培育、扶持与引导。根据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史,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应依托资源、市场和政策优势,利用新体制、新机制、新技术,实行地面钻井与井下抽放、国内自营与国际合作、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相结合,实现重点突破,滚动发展。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瓦斯新闻 全部绿色能源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