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中海油竞购优尼科 > 正文
 

中海油豪赌市场先机 千亿巨资收购以小博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5日 14:43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罗斌

  尽管前期填海工程完工比原计划晚了半年,中海油(0883.HK)公司官员在1月12日仍表示,旗下的福建液化天然气码头,在2007年内投入运营的计划不会被耽误。

  这个姿态让签了2007年用气合同的大客户们心宽,但却引发市场担忧。因为供应气
源的印尼东固气田,迟至2008年下半年才能投产。届时福建市场硬缺口为250万吨,这个数字相当于中海油全年的天然气产能。

  在全国范围内,政府大规模兴建输气网络和终端气站,希望在未来5年间,将天然气在能源消耗中的比重由2%提高到6%,仅长江三角洲地区,届时天然气需求量就为1400万吨/年。

  中海油则试图保持领先,计划至少修建12座大规模气覆盖东南沿海市场。而任何一个省级市场,未来天然气需求量都不会亚于福建。

  来自银行家们的大胆建议,给中海油成倍提高油气产量提供可能。如果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Unocal),中海油2005年的天然气产量将会提高1倍多。

  分析师们担心,市值200亿美元的中海油在油价高企时收购价值130亿美元的优尼科公司,会增加财务风险并摊薄股东权益。整体收购后,卖出优尼科公司的非亚洲业务,则成为坊间讨论最多的收购方案。

  为避开股东压力,这次收购拟由母公司中海油集团进行。业界猜测,收购可能获得中国政府或国有银行的大力支持。

  排除优尼科本身的意愿,最大的麻烦来自潜在竞购者,关于价格和支付方式的无休止谈判,往往到最后一天才能定下来。

  价值

  若实施整体收购,以优尼科17.6亿桶油当量计,中海油集团收购成本为7.38美元/桶油当量,相比中海油4.68美元/桶油当量的勘探成本,价格相当昂贵。

  优尼科亚洲业务涉及泰国、印尼等国100个天然气平台和大型油田,产量上占到公司2003年总产量的46%,如以这部分30亿美元资产为最终收购目标,中海油集团收购成本为3.75美元/桶油当量计,比起整体收购相当于打对折。

  中海油曾两度收购亚洲油气资源。2002年1月,它以近6亿美元收购西班牙Repso1公司在印尼的油田;同年12月,以3亿美元,向BP收购了印尼东固液气田12.5%的权益。

  但是,由于与油价结合的油气份额分成方式,让中海油在印尼业务上并未获得稳定油气资源。接近中海油人士透露,油价每上升1美元,产量要降低50万桶。

  去年上半年,中海油获得来自印尼的油气产量840万桶油当量,仅为合同签定当年预计4000万桶油当量的21%。若实现收购,除了引入优尼科宝贵的深海勘探及生产技术外,中海油将会获得相当稳定的油气资源。在2003年底的统计数据中,中海油年产21亿桶油当量,其中原油67%,天然气33%,若成事2005年油气产量将会分别提高22%和116%。

  收购

  中海油集团若对优尼科实施整体收购,以子公司中海油不超过100亿元现金流之能量,势必举债进行杠杆收购。

  作为杠杆收购的经典切片,资本结构一般为倒金字塔型。即最上层为银行贷款,中间层为债券,尖锥底部为收购方拟投入现金或股权。

  有观点认为,作为中国最健康的大型能源公司,中海油集团容易获得国有银行的大力支持。就在1月7日,中海油总公司表示,拟修建的上海液化天然站总投资为45亿元,其中三成为资本金,其余七成通过银行贷款或其他融资方式解决。

  在杠杆收购中,被收购公司之资产,多作为担保抵押贷款。而在收购成本的中间层,可以在国外资本市场发行可转债和垃圾债券的形式筹集。后者是一种被杠杆收购广泛运用的投资工具,以“垃圾”来形容其高风险性,常受到大量投机资本的追逐。同时在去年底,中海油发售规模达10亿美元的可转债,以收购母公司位于澳洲的油气项目。

  若减去中海油背对背出售优尼科公司非亚洲资产部分,其剩余30亿美元的融资额度,高盛乐观预期无须配股。该行预计以中海油2005年度净收入将是195.55亿元人民币。

  目前,进入人们视野的中海油收购对手有三家:英荷壳牌、戴文能源公司和西方石油公司。在远东,英荷壳牌和戴文能源公司似乎都在收缩,以印尼市场的退出为明显。英荷壳牌曾与中海油谈判,拟将其印尼的300座加油站出售,后因价格因素搁浅。戴文能源公司则在两年前,以2.16亿美元向中石油出售印尼6个油气田的权益。比起这两个竞争对手,中海油似乎更有诚意在印尼区域提高产业集中度。

  而西方石油公司2003年市值只有172亿美元,在资本实力上较中海油更弱。但是在并购案中只要竞争对手不出局,关于价格和支付方式的无休止谈判,往往到最后一天才能定下来。

  时局

  行业分析师们计算中海油的投资回报发现,已经并购的资产并不能给中海油带来更多的利益,相反会增加其财务风险。但它们忽略了中海油作为中国最健康的大型石油公司,所具有的试错勇气和动力。

  比起冗员数十万的中石油和中石化,超过1500亿元市值的中海油,上市部分员工数只有1000多人。尽管内陆油气资源勘探权已经放开,但中国石油化工(行情 论坛)市场的既定格局和中海油孤悬海外的天然属性,让中海油只能扩大国际视野,去捕捉掌握油气资源的一切可能机会。

  中海油曾在2003年3月,试图联合中石化集团,各以6.15亿美元联手竞购里海的高质量油田,被其他国际能源公司行使优先购买权挡回。

  是次中海油拟收购优尼科,是中国石油企业首次尝试收购美国石油公司,坊间对交易获美国监管机构批准并不乐观。若收购计划包括出售美国资产,财务安排会容易处理,且不会过分引起美国能源公司的抵触情绪。

  对于西方国家石油公司而言,政局稳定和油田开发价值,成为考量区域潜力的两条重要指标。自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在伊斯兰世界的国家形象严重下降,作为世上最大的伊斯兰国家印尼,近年政局动荡多变,且境内油田多处于中晚期,让中海油购得优尼科公司亚洲资产的可能性大增。

  同时,在油价高企时进行并购交易,卖家或许比买家笑得更开心。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