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如何控烟有待立法确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3日 10:50 法制日报 | ||||||||
联合国《烟草控制框架公约》2月28日生效 本报记者 陈晶晶 国家烟草专卖局新闻发言人今天表示,联合国《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将于2月28日正式在全球生效,我国具体如何控烟,还有待国内立法确定框架公约的有关内容。目前国务院已
“吸烟有害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统计,吸烟是造成人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每年造成500多万人死亡,如不对烟草加以控制,到2020年每年死亡人数将翻一番。如何有效控烟,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面临的共同话题。 2003年5月,第56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标志着烟草控制已走向以国际法为依据、签署国政府须承担国际义务的行为。这是世卫组织第一个全球性公约,也是针对烟草的第一个世界范围的多边协议,其目的在于对全球的烟草和烟草制品予以限制。一旦签署生效,各成员国都必须把公约内容融入本国法律,对烟草的生产、销售、税收、广告等多方面进行限制。 截至去年6月29日,全球已有16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公约,我国于2003年11月10日签署了该框架公约,是第77个签约国。按规定,公约生效需要40个国家的批准,去年11月30日,秘鲁作为第40个批准国履行完各项程序,因此公约将在90天后即今年2月28日开始生效。 有关专家认为,《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和我国国内相关法律之间,还存在不小差距,包括税法、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烟草制品管制、包装和标签、烟草广告、戒烟和公众教育等多个方面。国家烟草专卖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尽管目前法律制定和修改的具体方案还没有确定,但履约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一致认为,履约必须结合我国实际,考虑到我国3000多万烟农和400多万零售户的就业稳定等问题,控烟还是个漫长的过程。 据了解,作为以国际协定方式达成的全面执行世界烟草控制法律文件,《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最终内容将依据各成员国所提交的内容而定,包括公约和相关议定书两大部分,由相关议定书阐明各成员国的具体承诺,如减少烟草需求的价格和税收措施、减少环境烟草烟雾和避免被动吸烟的措施等等。 近几年来,我国的吸烟率呈下降趋势,目前烟民数量约3.2亿。有关专家认为,即使控制吸烟率再下降一些,由于人口增长率等因素,我国烟草消费总量仍保持基本不变。 (本报北京1月12日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