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铁路运输业 > 正文
 

春运票价上浮的理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2日 07:38 第一财经日报

  冀志罡

  年关将近,春运票价要不要上浮、上浮多少的争论,又成了一年一度的例行话题。最新的消息是,河南省举棋不定,有可能不上浮票价。

  有人为之叫好,理由不外乎亲民之类。然而亲民的主观愿望,并不必然带来利民的客
观结果。下发一个禁止涨价的文件是容易的,但如果不考虑这个文件会怎样改变人们的行为,或者说,人们会以什么样的行为来应对文件的规定,结果就可能事与愿违。

  春运期间,有几个现象往往同时发生。一是票价上涨引起的乘客怨言;二是车辆超载,乘车环境恶劣,并因此造成交通事故频发;三是黄牛党猖獗,假票泛滥。三件事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内在的因果关联。第一件事,是因为乘客习惯了价格管制,认为短期的涨价是趁火打劫;后两件事,则是票价过低,需求过度导致的。这是一对矛盾,照顾了一头,就必然恶化另一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简单的归纳,票价不上浮将带来以下几个结果:

  一是交通工具拥挤过度,安全问题将成大隐患。经济规律是,价格越低、需求越大,票价不上浮,将激励更多的人选择在交通压力最大的春运期间出行,从而使得超载等问题趋于严重。往年春运都是运输事故高发期,只要我们不太健忘,就不难预期不涨价的后果是什么——乘客节省了金钱,但承担更多的生命危险。

  二是黄牛党将更为猖獗。不难想象,听到不涨价的消息,最高兴的将是票贩子,而不是消费者。座位有限,而需求者众,不涨价使黄牛的获利空间大为增加,铤而走险的欲望必然加强。可以预料,如果不涨价,掌握票源的管理者和倒买倒卖的黄牛党将是最大的赢家,而消费者和运输企业将不会从中得到任何好处——企业效益下滑,而消费者只好买高价黑市票。

  得出这些结论,并不需要复杂的逻辑,只需要明白最简单的经济常识:需求定律。需求定律说,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那么只要需求增加,在供应不能同步增加的情况下,价格一定上涨——票面价也许可以不涨,但乘客付出的实际价格一定上涨。

  需求定律还说,如果价格上涨受到人为抑制,那么运输企业就会暗中降低成本,变相涨价。具体表现是,车辆更加拥挤、司机和汽车疲劳工作,安全遭到更多忽视。如果票价不准上涨,我看不出运输企业有什么理由不这么做,也看不出政府能有什么手段阻止企业这么做。

  由红头文件来规定运输价格,本身就是荒谬的。文件从来没有规定“价格”的能耐,它能规定的,仅仅是车票上的那个数字而已。真正的价格,是乘客为乘车付出的全部成本,这包括给票贩子的额外高价,包括托人买票欠下的人情,包括半夜排队遭受的辛苦,也包括不慎买到假票和行车安全降低的风险。这些成本,不会因为红头文件的出台而减少。

  所不同的是,这些“额外”的成本,都是浪费,是社会福利的损失,对社会没有任何好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设法避免这些浪费呢?

  票价随行就市是最好的办法。既能把需求的变化及时反映到价格上,便于乘客作出是否出行的权衡,也能激励运输企业供应更多的车辆,提供更好的服务,还能避免上述的种种“额外”的损失,是真正多赢的选择。而随意地管制价格,高峰期不准涨,低谷期又不准降,只能同时扭曲企业和乘客的行为,使资源错误配置,最终让所有人受损。

  关心回家的民工,希望帮他们省一点路费,这不是坏事。但有关部门不能慷他人之慨,用运输企业的钱犒劳乘客。况且禁止春运票价上浮,并不能真的照顾到乘客,反而会使企业和乘客共同受害,却让黄牛党白白拣了便宜。这样的事,还是不做为妙。

  真要帮助回家的民工,最好的办法不是禁止涨价,而是减免运输税费。只有运营成本降低了,才能激励企业追加投资,增加供应。供应增加了,价格自然就下来了。这样的价格下降,才是没有水分的货真价实的降价。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春运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