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石油业 > 正文
 

从泰纳线看大国博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0日 08:24 每日经济新闻

  乔新生

  004年12月31日,俄罗斯总理签署文件,正式决定由俄罗斯国营石油运输公司修建一条从俄罗斯的泰舍特到纳霍德卡的石油运输管道向亚太地区国家供应石油。俄罗斯的决定正式宣告中俄2001年签署的两国共同修建安加尔斯克至中国大庆石油管道的方案寿终正寝。

  这是一个以政治为依托,以商业利益为基本追求目标的多方位的竞争结果。在这个竞争中,俄罗斯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而中日之间的相互竞争,使得俄罗斯能够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这种大国之间的较量充分反映了当今国际社会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和商业利益格局。

  在商言商,是中国企业界摆脱传统意识形态的桎梏,走向国际市场的前提和基础。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政治、外交、经济、军事等各个要素都在不断地融合,相互交织,共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仅仅看到经济的重要性,而没有通过政治的或者外交的手段积极促成商业合同,那么,发展政治、外交关系的意义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这次中俄之间的石油运输管道谈判,从一个侧面说明,任何国家都在追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间,传统的商业关系和地缘政治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决定商业合同的最主要因素仍然是国家的现实和未来经济利益。在这一点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经毫不隐讳地表达了出来。所以,在摆脱了长期困扰我们的意识形态纷争之外,我们必须全方位地争取实现中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从这次中日俄之间关于石油管线的竞争过程中,可以明显发现在东亚地区出现了新的大国关系。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的崛起对日本等国构成了一定的压力。它们在充分利用现有的国际规则从中国市场上获取本国利益的同时,也在千方百计地通过联合抵制,阻挠中国在国际市场谋取更大的国家利益。

  在这次的俄远东石油管道走向问题上,中国的象棋输给了日本的

  对于日本人来说,只要绕过中国,日本就有了与俄罗斯对等谈判的筹码,就可以利用自己的金元外交优势,充分地实现国家利益。这种排斥竞争对手,占据市场主动的做法,在日本人看来是一种最大的胜利。但是,由于日俄之间的供需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在石油日益短缺的今天,日本人能否如愿以偿人们还需拭目以待。

  从中国方面来说,被排斥出局并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虽然俄罗斯方面一再表示愿意通过各种途径稳定对中国的石油供应,并且积极探索在能源领域的其他合作方式,但是,在管道运输这种比较优势明显的商业谈判中,中国确实是一无所获。这种大国之间的利益纷争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今后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压力。

  如果说谋求国家利益是亘古不变的国家长远战略,那么在实现国家利益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相互妥协和相互竞争将会是一种常态。

  每个国家都必须学会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规则,在实现本国现实利益的同时,为国家长远发展创造一个相对有利的环境。

  在中国的国际关系守则中,过分强调政治关系,而没有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可能会对中国未来处理国际关系提出的更全面的要求。在这一点上,美国的国家关系学说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中日俄三国关于俄罗斯的远东石油运输管道的纷争尘埃落定,三个国家都面临着新的问题。作为其中的一方,中国在巩固自己传统的能源采购渠道的同时,肯定会积极寻找更多的能源供应渠道,并且优化本国的能源结构,最大限度地满足中国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这次商业上的谈判,是一个很好的启示,我们可以从中学到许多深层次的东西。(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