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石油业 > 正文
 

康菲18亿投资中国油田 门户内的石油难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9日 10:38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种昂 济南报道

  在中国石油巨人们为了国家战略目标而参与国际石油资源竞争的同时,外资石油巨头也正积极地参与中国国内的油田开发。列世界500强第七位的美国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ips)日前宣布,公司准备斥资18亿美元,开发位于中国渤海湾的蓬莱19-3油田二期项目。据悉,该项目正在报请国家有关部门审批。

  被称为“海上大庆”的蓬莱油田是继大庆油田之后中国发现的第二大整装油田,几乎占渤海现有石油产量的一半。根据中美双方签署的产品分成合同,中海油占有51%的权益。

  据《海湾每日新闻》2004年12月25日报道,勘探队经过初步勘探作业后认为中国渤海湾盆地可能拥有205亿吨的石油储量。迄今为止,该盆地90亿吨的石油储量已得到证实,其余115亿吨石油储量仍需进一步勘探确认。截至目前,中国石油地质资源储量约为1041亿吨,而该盆地的石油储量已经接近全国石油资源总量的五分之一。

  康菲增资“海上大庆”

  蓬莱19-3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距山东省龙口海岸以北80公里,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达6亿吨之多。由于矿藏位于海域水深20米左右,石油埋藏在900米至1400米之间,具有埋藏浅、丰度厚、储量大、易开发的优点,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如果说蓬莱19-3油田一期工程只是试探性进行开发的话,明年开工的二期工程开发将全面铺开。如今,一期工程的最大原油产量有望达到每天两万桶,而二期工程完工后,油田产量将会达到每天14-16万桶。”对于蓬莱19-3油田二期工程的前景,美国康菲石油中国公司公关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已经批准投资18亿美元与中海油联合开发蓬莱19-3油田二期项目。但该项目的最终获批还将取决于国家有关部门对油田二期总体开发方案的核准。”

  中海油投资关系部经理肖宗伟告诉记者,1994年12月美国康菲公司与中海油签订合同,取得了对位于渤海湾的11/05区块进行勘探作业的授权。1999年5月,康菲公司成功地发现了目前中国海上最大的油田——蓬莱19-3油田,开发区主构造可采储量为5亿桶,周边地区约为3亿桶。蓬莱油田的一期工程已于2002年12月投产,一期主要是为二期计划提供原油技术数据和其他参数。

  据中海油渤海公司副总工程师吉延章介绍,2003年6月,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在该油田东侧2英里处开钻蓬莱19-9-1勘探井,结果发现了31米厚度的净油气层,该发现及其周边结构也被列入了蓬莱油田二期的开发项目。预计二期工程项目总投资愈30亿美元。二期工程保持与一期工程的相同权益分配比例,即中海油占51%,康菲占49%。

  企业利益和国家战略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一位专家向记者表示,近些年以大庆油田为代表的许多陆地大油田的产量一直在下滑,同时中国经济以接近9-10%的年增长率高速发展。2003年,中国首次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大石油消费国。以目前中国每天进口200万桶原油计算,如果国际油价每桶上涨5美元,那么中国每天就要多支付1000万美元。这促使中国近年加大了对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蓬莱油田全面投产后,产量如能稳定在每天14-16万桶,不仅将大幅缩小与中石油、中石化在开采量方面的差距,还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潜在的石油危机,有效缓解我国能源的对外依存度。

  对于蓬莱油田的价值,中海油总裁周守为曾这样评价:“我们很乐于看到蓬莱19-3油田开始产油。这个中国最大的海上油田将为增加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和康菲石油公司的现金流及收入做出贡献。”。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与美国康菲公司合作,中海油虽然节省了前期勘探成本,获得了国际能源巨头先进的管理与技术,但代价却是作为战略性物资的石油资源的外流——49%的开发权益使几乎一半的渤海湾蓬莱19-3油田原油归美方所有。

  中海油一位熟知此项目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1994年中海油与外资签署的协议规定,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完全承担油田前期的勘探费用,承担勘探风险,发现有商业开采价值的油气田后,美国康菲石油公司与中海油公司共同投资合作开发,中方获51%的权益,由外方承担日常开发和生产作业。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则按合同约定,从开采的石油中回收其投资和费用。

  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美国公司进行石油领域的风险投资在我国为数不少,这是基于旧有的石油格局产生的。此前海洋油田的开采权归属中海油,由于海油的勘探极具风险,开采成本比陆地石油高出3-5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向外国石油公司出售特许权成为中国开采海油的重要手段。蓬莱19-3油田授权于美国康菲公司是在1994年,当时中国原油基本可以自给,石油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并不突出。但如今,石油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约占20%。由于陆上老油田产量开始走下坡路,中国今后20年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累计需求总量至少是目前储量的25倍,其中石油需求缺口超过60亿吨。由于一些油田的开采权已经给了海外的大公司,不能不信守合约。这使得我国一方面出现了几大石油公司远涉重洋,到国外勘探开采石油;另一方面,我国国内的优质石油资源却大量外流。

  “中海油与中石化、中石油之间的竞争加剧了这种现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石油研究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国内几大石油公司忙于跑马圈地,却对所圈得的油田占而不探。以蓬莱19-3油田为例,中海油与美国康菲公司合作既能保证油田的开发,又能省去诸多开支,何乐而不为?而这种现象也绝非只是中海油一家。”

  从中海油与外资签署的协议可以看出,当蓬莱油田进入高产期时,中海油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既保证油田的开发,又省却诸多开支。这样的安排短期内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中海油的经济利益。

  其实,中海油作为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无可非议,但石油是中国的战略性物资,事涉国家能源和经济安全,需要平衡和协调企业利益和国家战略。但问题是,这件事该由谁来主导?

  被放弃的和被争夺的

  据了解,国土资源部在对2003年国内石油天然气(含煤层气)勘查开采进行年检时发现,最低勘查投入不足成为首要问题。在提交的875个勘查年检项目中,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的项目有395个,占实际参检勘查项目的45%;而没有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的项目竟然高达480个,占实际参检勘查项目的55%。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正是由于国内有大量石油矿区占而不探,给了国外石油巨头长驱直入的机会。随着一些国际能源巨头纷纷涉足具有开发潜力的中国能源市场,我国大型油田开采者的行列中越来越多出现了外资的身影。在渤海海域8座已生产油气田和10座在开发油气田中,共有6座是中海油分别与雪佛龙-德士古、菲利普斯、康菲、科麦奇等国际石油公司合作开采的,约占整个渤海油气田总数的33%。其中,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就是第一批被允许对中国海洋石油资源进行开发的公司。为了取得“海上大庆”的开采权,美国康菲早在十年之前就投巨资参与蓬莱油田的勘探开发。

  “现在来看,我们放弃勘探的渤海诸油田,正是勘探成功率较高、开采难度较低的优质油田。而我国石油公司到国外争取到的油田无论是勘探开采的难度与成本都远高于此。”采访中一位业内研究人士指出,渤海油田的勘探成功率已连续6年保持在五成以上,远高于35%的世界水平。勘探的结果表明油田质地非常优良,一年多时间内发现的石油储量相当于7个1亿吨以上储量的油田。

  据报道,受最近一段时间勘探成果的鼓舞,17家海外公司正在渤海湾狭小的地带内抓紧进行新一轮的勘探。其中不少是美国公司。与外资积极参与中国渤海湾石油资源开发相对应的是,作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的美国其国内油田却全部封闭,只开采外国的石油。“随着汽车等与能源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石油需求增长量将占世界石油需求增长量的1/3。长此以往,我国的石油供应前景堪忧。”采访中一位老石油专家这样说。

  作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从1993年起就已成为一个石油净进口国,从那时起,中国国内的石油供应已远远不能跟上日益增加的需求。目前,中国依靠石油进口来满足本国国内三分之一的原油需求。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中国石油消耗量2003年为2.523亿吨,2004年达到3.08亿吨。

  然而据有关专家分析?目前中国石油系统内部原油的综合储备天数仍然只有约为21天。

  一位石油研究人士认为,由于受我国旧有的石油格局影响,国内几大石油公司各自为战,国内油矿的开采基本处于“宁与外资合作,却不与国内同业联合”的局面。2004年7月,国务院做出原油勘探“内部相互开放”的决策(打破国内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海陆分界线,允许中石油、中石化“下海”、中海油登陆)。业界普遍认为,这应该与国内55%勘查项目未完成最低勘查投入有关。打破探勘界限使三大石油公司之间的竞争加剧。有学者指出,由于石油是关乎国家安全的战略性稀缺资源,我国应在打破石油勘探开发的海陆界线后,进一步建立内部合作开采的相关机制。

  链接

  百度一下“石油市场”,相关网页187000篇。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的石油消费量将达到3.2亿吨,而石油产量只能达到1.8亿吨,石油自给率将进一步下降到56%至40%。

  (上接01版)

  中海油一位熟知此项目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当初中海油与外资签署的协议规定,由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完全承担油田前期的勘探费用,并承担勘探风险,发现有商业开采价值的油?气?田后,由美国康菲石油公司与中海油公司共同投资合作开发,中方获得51%的权益,由外方承担日常开发作业和生产作业。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可以按照合同约定,从生产的石油中回收其投资和费用,并取得报酬。

  从中海油与外资签署的协议就能看出,当蓬莱油田进入高产期时,“坐享其成”的中海油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既能保证油田的开发,又能省去诸多开支,中海油公司的个体利益得以在短期内最大限度地保证。

  不过,一些专家对此表示担忧,他们认为,虽然企业有企业的利益和考虑,但是石油是战略性物资,对于国家安全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这个投资及利益分配方案又将如何来保证国家的长期利益?谁来平衡和协调企业利益和国家战略?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美国公司进行石油领域的风险投资在我国为数不少,这是基于旧有的石油格局产生的。此前海洋油田的开采权归属中海油,由于海油的勘探极具风险,开采成本比陆地石油高出3-5倍,于是,向外国石油公司出售特许权成为中国开采海油的重要手段。蓬莱19-3油田授权于美国康菲公司是在1994年,当时中国原油基本可以自给,石油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并不突出。但如今,石油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约占20%。由于陆上老油田产量开始走下坡路,中国今后20年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累计需求总量至少是目前储量的25倍,其中石油需求缺口超过60亿吨。这使得我国一方面出现了几大石油公司远涉重洋,到国外勘探开采石油;另一方面,我国国内的优质石油资源却大量外流。

  “中海油与中石化、中石油之间的竞争更加剧了这种现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石油研究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国内几大石油公司忙于四处跑马圈地,却对所圈得的油田占而不探。以蓬莱19-3油田为例,中海油与美国康菲公司合作既能保证油田的开发,又能省去诸多开支,何乐而不为?而这种现象也绝非只是中海油一家。”

  被放弃的和被争夺的

  据了解,国土资源部在对2003年国内石油天然气(含煤层气)勘查开采进行年检时发现,最低勘查投入不足成为首要问题。在提交的875个勘查年检项目中,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的项目有395个,占实际参检勘查项目的45%;而没有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的项目竟然高达480个,占实际参检勘查项目的55%。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正是由于国内有大量石油矿区占而不探,给了国外石油巨头长驱直入的机会。随着一些国际能源巨头纷纷涉足具有开发潜力的中国能源市场,我国大型油田开采者的行列中越来越多出现了外资的身影。在渤海海域8座已生产油气田和10座在开发油气田中,共有6座是中海油分别与雪佛龙-德士古、菲利普斯、康菲、科麦奇等国际石油公司合作开采的,约占整个渤海油气田总数的33%。其中,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就是第一批被允许对中国海洋石油资源进行开发的公司。为了取得“海上大庆”的开采权,美国康菲更是早在十年之前就投巨资参与蓬莱油田的勘探开发。

  “现在来看,我们放弃勘探的渤海诸油田,正是勘探成功率较高、开采难度较低的优质油田。而我国石油公司到国外争取到的油田无论是勘探开采的难度与成本都远高于此。”采访中一位业内研究人士指出,渤海油田的勘探成功率已连续6年保持在五成以上,远高于35%的世界水平。勘探的结果也表明油田质地非常高,一年多时间内发现的石油储量相当于7个1亿吨以上储量的油田。于是有学者指出,中国石油企业的这一切行动似乎充满了南辕北辙的意味。

  据报道,受最近一段时间勘探成果的鼓舞,17家海外公司正在渤海湾狭小的地带内抓紧进行着新一轮的勘探。这其中不少是美国公司。与渤海湾石油资源外流相对的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美国的国内油田却全部封闭,而且美国在“9.11”以后进一步增加了石油储备,并只开采外国的石油。“随着汽车等高油耗产业的快速发展,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石油需求增长量将占近两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量的1/3。如果国内的优质石油资源继续大量流入国外,而我国石油公司到国外获取石油产量又十分有限,长此以往,我国的石油供应前景令人堪忧。”采访中一位老石油专家这样说。

  作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从1993年起就已成为一个石油净进口国,从那时起,中国国内的石油供应已远远不能跟上日益增加的需求。目前,中国依靠石油进口来满足本国国内三分之一的原油需求。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中国石油消耗量2003年为2.523亿吨, 2004年达到3.08亿吨。

  然而据有关专家分析?目前中国石油系统内部原油的综合储备天数仍然只有约为21天。

  对于如何避免资源外流,一位石油研究人士认为,由于受我国旧有的石油格局影响,国内几大石油公司各自为阵,国内油矿的开采基本处于“宁与外资合作,却不与国内竞争对手联合”的局面。2004年7月,国务院下令原油勘探“内部相互开放”(打破国内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海陆分界线,允许中石油、中石化“下海”、中海油登陆)。业界普遍认为,这应该与国内有55%勘查项目未完成最低勘查投入有关。打破探勘界限的同时,无疑将使三大石油公司之间的竞争加剧。有学者指出,由于石油是关乎国家安全的战略性稀缺资源,我国应在打破石油勘探开发的海陆界线后,进一步建立内部合作开采的相关机制。通过国内几大石油公司联合开采,既可解决油田占而不采的现象,也能有效避免国内石油资源的大量外流。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