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石油饥渴 中印日韩博弈中东石油市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5日 10:25 北京晨报 | |||||||||
四大石油进口国联手向八大产油国讨价还价 晨报讯 (记者 李隽琼) 对石油同样的饥渴让中、印、日、韩四个亚洲大国不得不抱在了一起。 1月6日,也就是两天后,这四个亚洲石油进口大国将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石油峰会
这是个部长级的会谈。中、印、日、韩要共同面对的是,将悉数到场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伊朗、阿曼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8个中东产油国的石油大臣或部长。 记者昨日获悉,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将率中国代表团赴新德里。 在全球激烈争夺原油及天然气进口渠道的亚洲各国猛然间发现,往日这种相互恶性厮杀只是让“渔翁得利”,受伤的却是自己。中日“安大线”和“安纳线”之争无疑就是上述弊端的一次“暴露”。 “实现亚洲石油经济的稳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成为此次印度石油峰会的主题。商讨“原油定价”和“原油安全”正是亚洲各国齐聚峰会的最大理由。 向产油大国们抗争合理的进口油价,这是目前亚洲各国最需要“同仇敌忾”的。从1992年起,“亚洲溢价”的阴影便笼罩着亚洲各国——由于亚洲严重依赖原油进口,中东产油国向亚洲石油消费国收取的每桶原油价格高出欧美1至1.5美元。 事态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亚洲溢价”正在向整个能源领域弥漫。而眼见着亚洲各国进口原油需求持续攀升,他们对中东原油的依赖度居高不下。“亚洲溢价”的长期存在将给亚洲经济埋下愈来愈大的隐患。 为此,学会联合起来向产油国们“讨价还价”,这可以说是近年来亚洲各国的一点“心得”。早在2004年6月,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石油部长就曾在马尼拉举行会晤,原则上同意为建立战略石油储备需要进口更多的石油,并且在和产油国讨价还价方面要步调一致。 “合则两利,斗则双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宏图极力赞成亚洲国家之间的合作,“目前,亚洲各国已成命运'共同体',在发生能源危机时,各国难以独善其身。如果能整合亚洲力量,将形成强大的协商力和购买力,减少进口费用,共同确保石油供应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