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产业头疼的问题:价格之压与产业链条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 15:38 国际先驱导报 | ||||||||
手机:在2004年败退 2004,汽车、IT、手机依然保持着前两年的发展热度,行业热闹程度和媒体热追程度也有增无减。不过,伴随着“发烧”的通常是“头疼”,让这些“发烧”产业头疼的问题在2004年越来越清晰
汽车:拐点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云龙报道 车价一路狂跌、消费信贷收紧、燃油价格上涨……汽车厂商和经销商的神经在2004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但是,由于汽车企业大多为国企,享受着各种保护政策,大多数日子尚属好过。产业基本格局也因为大规模的兼并重组没有进行而没有确定。 但是,产能急剧扩张与需求增长放缓之间的矛盾在这一年尤为突出,而政策、法规迭出也逼迫汽车市场的操作进入规范化。这一切,终于使2004年成为了汽车业发展的拐点。 价格降了,成本没降 “2004年,汽车业出现了和别的行业相反的现象。”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说。他介绍,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汽车和钢铁、煤炭等产业都是高速增长,钢铁、煤炭等价格上涨了百分之十几,而汽车的价格下调了百分之十几,工业增加值和利润都有所下降。 据了解,2003年,汽车工业利润总额的增长率高达54.86%;2004年1-9月,利润总额增长率只有4.43%,工业增加值下降2.72%。工业增加值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各工业企业增加值之和构成国内生产总值。它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因此工业增加值的下降,表明产业空心化现象正在加剧,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下降。 “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说明在汽车降价的同时,企业在压低成本方面下的功夫很小。”贾新光说。 产业链不完整 一直以来,我国汽车行业的产业链就不够完整,零部件等产业链的上下游几乎都控制在外资公司手里。2004年,这种情况不但没有改观,控制反而进一步加强了。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商业部在为期一年的摸底调查之后发布了《在华跨国公司限制竞争行动表现及对策》的长篇调查报告。该报告具体指出了在华跨国公司涉及的七大垄断性行业。汽车行业虽然没在七大垄断性行业之列,但是轮胎行业位列其中, 从一些专家近年来的研究结果看,跨国公司在中国汽车业的垄断行为,正从“隐性”逐渐表现为“显性”。在2004年,其具体表现有三:投资方式从合资走向独资;并购或控股国内企业并吃掉国内品牌;抢先制定行业标准。 “现在决策层很少有人注意这个问题。”贾新光说,“没有自己完整的产业链,也就是等于没有完整的汽车工业。” 降价成唯一法宝 2004年,汽车降价车型有80多个,涉及品牌近30个,平均降幅在10%以上。无论是降价幅度,还是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 “汽车企业把降价作为唯一法宝,像服务什么都不太重视。”贾新光认为,这造成了一个怪圈:消费者对于厂商没信心,怕买完再降价,所以持币待购。厂商和经销商却只会用降价来刺激消费,结果出现了越降价,消费者越不买的现象。 明年增长可能低于10% 银行收紧消费信贷、燃油价格上涨、违章罚款越来越高、出现交通事故由机动车负全责,加之越来越严重的道路、停车等问题,整个汽车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交织成一张网,制约了2004年的汽车业发展。 贾新光预测,2004年汽车产量本来可以接近600万辆,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实际情况是刚过500万辆。 “2003年汽车产业增长了36%,2004年降到了16%,如果市场外部的制约因素政府不解决,2005年有低于10%的危险。”贾新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