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雪莲
1985年1月5日,《中国经营报》起步于北京市西城区洪茂沟的一间平房,一张用木板搭起的办公桌见证了其第一张报纸《专业户经营报》的诞生。从当初创办时仅仅5000元的启动资金开始,《中国经营报》一路走来,2004年广告经营额已达1.8亿元。毫不夸张地说,多少年来,《中国经营报》就是依靠自身巨大的凝聚力所产生的理解与配合,走了一条别人
不曾走也不敢走的路。
20年中,《中国经营报》三易其名,从《专业户经营报》、《中国农村经营报》到今天的《中国经营报》,不变的是“经营”二字。《中国经营报》的报道领域一步步从乡间小道走到了大路上,成为中国财经类报纸当之无愧的领跑者。20年来,《中国经营报》不仅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20年的过程,也成功地“经营”了自己。
从一个企业的角度来认识报业经营,可以从资本、商品、市场三个角度入手。
对《中国经营报》来讲,在运作初期,最重要的是资金。1984年前后,创办一份省、部级报纸,并保证其能稳定地运行两年,报社的资本金准备至少要10万元。因为没有主管单位拨款,《中国经营报》最初的资金完全靠自己筹得,并需要尽快地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专业户经营报》最初创刊的一年间主要完成的就是这样的任务。
创办之初的《中国经营报》之所以将报纸定位锁定在农村市场,这与当时改革开放的背景密不可分。1984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元年,许多目前在市场上名声显赫的企业,如联想、海尔等都是那个时候起步的,而农村则是当时中国经济最活跃的领域。
1986年《专业户经营报》更名为《中国农村经营报》,更名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扩大读者市场,以获得更多的盈利空间。1989年1月,《中国农村经营报》再次更名为《中国经营报》,其报道领域也从农村转向城市。短短几年间,中国工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此时的《中国经营报》已是当年北京报业的“四小龙”之一,更是“四小龙”之中惟一生存到今天的报社。
至今令一些报社元老们自豪的是,借助《中国经营报》的平台,他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不仅贴近读者,还扩大了《中国经营报》的影响力,更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广告及发行收益。值得一提的是,1991年,报社策划首届全国TQM(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促使发行量飞涨,一度达到47.5万份。这一活动本身也为报社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993年,《中国经营报》创办子报《精品购物指南》,首开国内生活服务类报纸先河,并由此探索出一条按市场化方式运作报纸的良性发展之路。到1995年,《精品购物指南》就已呈现出良好的势头。
1995年,《中国经营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并由此走上崛起之路。
对于《中国经营报》来讲,1996年富有创新精神的重大改版——改16版彩版,及1998年将报纸订价下调为1元,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拐点。1996年改版,《中国经营报》的目标是做一张真正市场化的报纸,读者群定位、卖点、版面设计、发行渠道、形象设计等重大课题接踵而来,所有关系到将产品推向市场、变成商品的方方面面都得顾及到。而以1998年发行价从两元钱下调一元钱为标志,《中国经营报》正式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通道,发行量及广告收入迅速飙升。这样,《中国经营报》不仅成功地在财经类媒体中站稳脚跟,并迅速成为该领域的领导者,一举进入全国主流媒体行列。
也就是在这段时期,《中国经营报》在中国报业创造性地提出了“二次销售”的理论。所谓一次销售是将报纸卖给读者,即赚取发行收入;二次销售,则是将自己报纸的“读者群”再卖给广告客户。这样一来,报纸编辑部门、广告部门、发行部门实际上是报社整体经营的“三驾马车”,要协同作战,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偏颇。只有这样,报纸才会成为在市场上卖得动、叫得响的商品。
2001年开始,国内财经类媒体的竞争环境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许多新的财经类媒体在强大资本的支撑下强势进入,从而改变了财经类报纸原有的竞争格局。面对这种变化,报社内部达成共识,真正的对手是《中国经营报》自己,只要自己不断提升,与时俱进,就一定能够保持先发优势。2001年1月,《中国经营报》在原有每周一刊的基础上推出《金周刊》。事实证明,正是由于新的竞争对手不断进入,才共同做大了整个财经类媒体的市场。
2003年,《中国经营报》成功地完成了由每周二报向一周一报、一月一刊的转型,成功推出了《商学院》月刊,并且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合作,将企业竞争力监测项目由理论化为实践,推出《中国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实行单一产品下的多产品经营,以“周报+月刊+图书+活动”的方式,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2001年至2003年,《中国经营报》广告收入已连续三年居全国综合经济类报纸之首(据慧聪媒体监测中心统计)。
《中国经营报》今天的成功,得益于贴近读者的编辑方针、得益于高效的发行网络、得益于广告商的支持,更得益于20年历史中收获的无数经验和教训。
20年对于《中国经营报》来说,的确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