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聚焦电煤价格联动 > 正文
 

从煤电博弈看产业协调 产业间不协调的音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31日 09:53 解放日报

  明年初将出台的煤电价格联动方案,或许很难解决"市场煤"与"计划电"之间的深层次矛盾。如何在改革发展中寻求产业之间的动态平衡,建立协调的产业关系,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要解决的问题---

  煤和电,是上下游行业,然而由于两个行业改革不同步,让市场价格机制常常失衡。作为下游终端产品的电价被定死,而作为原材料的煤炭,既有实行政府指导价的电煤,占煤
炭总产量的60%;其余40%的价格则趋于市场化。于是,电厂用电煤发的电,利润很高;用市场价购的煤发的电,利润很低。经济在发展,对电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厂两厢权衡,抛出“煤电联动”方案;对于煤炭行业来说,自然希望通过“市场价”获取更多利润。

  煤电矛盾中显示出两个产业之间没能形成合理的动态均衡关系,其实,无论是煤、电行业之间,还是钢铁与家电、造船等行业之间,产业关系不协调现象都存在。如何通过多种手段,促进产业间关系趋向协调,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需要不断努力。

  利润率大落差的背后

  在我国,“以煤养电”的现象已经持续多年:1992年国家放开煤价,同时又对电力用煤即电煤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电力行业凭借其垄断地位,吃惯了政策性的低价煤。有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电煤价格与电力终端销售价格比例关系是7∶100,而同年美国电煤价格与电价之比为50:100。

  电煤的超低价格,使得煤矿行业长期在微利与亏损的边缘徘徊。有数据显示:从1981年到2002年的22年间,有21家国有重点煤矿整体亏损,最高年亏损额达到59.41亿元;同时电力行业凭借超低成本价和非市场化的终端电价,始终保持相当高的利润率。从去年开始,电力短缺造成按计划指导价供应的电煤紧张,电厂不得不购进“市场煤”用于发电,成本大大增加。“煤电联动”方案的出台,宗旨是解决市场煤带来的高成本问题。

  类似煤电争端,在其他领域也存在。从2002年开始,家电和造船行业就对高钢价叫苦不迭,6大船厂老总曾联名上书,要求船用钢价格下调,但无济于事。目前,7成以上造船企业的民品船舶生产都处于亏损状态,而空调等家电行业的利润率也微乎其微;相反,钢铁企业在近两年却获暴利,今年1月到11月,我国钢铁行业的利润为911亿元,同比增长66.3%。

  市场经济中行业之间的利润率有差异是正常的,但应该注意的是,钢铁与家电、造船行业之间的矛盾和煤电间的矛盾相近,其原因不仅在市场,更是由于上下游行业体制不同所造成的。一方面,家电行业已充分市场化,竞争激烈,造船行业更已是全球化市场;而另一方面,钢铁行业依然由国有几大公司在垄断,上游是垄断价,下游是市场价,自然形成上下游行业利润率的巨大差别。

  产业间不协调的音符

  利润率的巨大差异以及改变这种差异所需要的漫长过程,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我国产业关系和产业结构上的“症结”。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产业之间是否处于协调状态,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观察和分析:

  首先,看产业之间的联系方式是否协调。产业之间存在着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协调的产业关系在这个方面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相互服务,二是相互促进,这也意味着一个产业的发展不能以削弱另一产业的发展为代价,如果一个产业的大发展、高利润,建立在上下游产业“痛苦”之上,这样的联系方式明显是不协调的。多年来,电力行业的高额利润,并没有促进煤炭行业的整合提升,没有带来其利润的大增长。

  其次,可以从供给是否与需求相适应来判断产业之间协调与否。在需求正常变动的前提下,市场中协调的产业关系将使某一产业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即能通过自身结构的调整适应新的需求变动,使供给和需求之间无论数量还是结构上的差距都逐步缩小,并且使供需之间的矛盾弱化;反之,如果对于需求的正常变动,供给迟迟不能作出反应,造成长时间的供需不平衡,则说明产业间的关系是不协调的。此外,“产业之间的相对地位是否协调”、“产业素质之间是否协调”等等,也都是产业协调的重要衡量标准,从这些角度来看,电力与煤炭行业之间、钢铁与造船行业之间,都有不和谐的音符。

  专家指出,国民经济追求的是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其增长取决于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资源的不断投入和有效配置,而产业关系是否协调、产业结构合理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配置的效果。不协调的产业关系,即使短期能促进某些行业的高增长,但不能实现国民经济平衡增长。据了解,钢铁价格的高涨,已让一些中小造船企业减产,大船厂投入新船开发和技术改造的资金也受到限制。

  “煤电联动”的积极意义

  探求煤电、钢船等产业之间不协调的根源,不难发现行业间改革的不同步、市场准入的行政性限制等原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因素使市场自身的调节功效削弱。因而,突破政策壁垒,是促进产业协调的方向。以电力行业而言,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尤为重要。以“竞价上网”为主的电价改革已经起步,只有在终端电价上引入竞争,才能使5大电力集团之间以联盟关系为主转向以市场竞争关系为主。同时,地方保护盛行,也使煤矿行业长期处于无序竞争的边缘,政府应积极促进煤炭企业的整合,在目前的2万多家煤矿中联合形成一批有实力的煤炭集团,来提升竞争层次,增强企业的话语权,让煤、电两个行业真正处于一个公平、良好的市场环境中,促进双方良好协调关系的建立,实现真正的联动。

  专家认为,中国改革是渐进式的,每一个行业从垄断到竞争的时间表不同,客观上造成了中国不同行业之间利润率差别的扩大,以至于经济学家认为,在中国谈社会平均利润率毫无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产业不协调关系容易加深,矛盾容易激化。面对这样的现实,政府职能部门在积极推动垄断行业改革的同时,应该从兼顾产业公平、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搭建平台来促进各产业之间,特别是优势产业和劣势产业之间交流合作。例如,鼓励煤炭与电力企业、钢铁与造船企业之间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良好的行业间对话机制等等,以此作为过渡,来促进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从这个意义来讲,明年推出的“煤电联动”也是在这方面的尝试,有其积极的意义。

  当然,目前处于高利润的企业和行业本身也应该清楚地看到,依靠国家政府的保护和垄断地位获取的高额利润难以长久,在市场利润率被摊平的过程中,再去通过影响政府来保证自己的地位,或者在市场机制调整产业关系过程中设置障碍不是长久之策。只有自主而积极地进行市场化改革,才能对企业迎接全球竞争、提升核心竞争力有好处。

  本报记者 丁波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煤电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