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气东输全线运营 壳牌与美孚失手应无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 02:48 中国经济时报 | ||||||||
■本报记者 曾业辉 刘树铎 12月30日,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建成投产并开始正式商业运营。 “经历了决策、审批、建设、投产的整个过程,像所有参与者一样,今天是一个令人心潮澎湃的日子。”29日国家发改委与中石油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能源局局长
大量配套工程待续 徐锭明表示,西气东输工程还有大量配套和后续工作要做。包括天然气下放市场还要进一步开拓,目前仍有10多条支线正在建设;储气库正在做前期工作尚未开工;上游气田如何确保有效、安全、稳定的开发和生产,尤其是确保管道安全运行和稳定供应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发布会上,与会记者对西气东输工程的安全保障表现出强烈的关注,中石油副总经理苏树林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西气东输工程已建立起全线系统性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全线自动安全监测及控制系统对管道进行24小时自动监控;直升机多方位巡视体系的建立;分区维护抢修中心的建成;与各地方政府、公安、安全部门协同的管道保护安全机制等。 保证稳定供气30年 苏树林介绍,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后备资源充足,开发潜力巨大,截至2003年底,已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6224亿立方米,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仅占天然气总资源量的7.8%,西气东输工程可实现年输气200亿立方米,保证稳定供气30年。 塔里木盆地先期向西气东输供气的有“一大五中”6个气田,其中,牙哈、克拉2、桑南-吉拉克3个气田作为首批气源。牙哈凝析气田已于今年年9月1日向西气东输供气,目前已具备日处理天然气350万立方米、年输气10亿立方米的能力。我国最大的整装气田克拉2气田,已于12月1日建成投产,其中央处理厂是亚洲目前最大的天然气处理厂,设计日处理天然气3600万立方米,最大年处理能力120亿立方米。截至2004年底,塔里木盆地已建成供西气东输天然气生产能力76亿立方米,完全能够满足西气东输初期供气的需求。 而鄂尔多斯盆地长庆气区,天然气资源量达10.7万亿立方米。截至2003年底,已累计探明可采储量7083亿立方米,探明率仅为10.3%。目前,长庆气区已建成74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能力,在保证京津冀鲁地区供气的同时,将作为西气东输的储备气源。 苏树林透露,从去年至今,西气东输已销售天然气13亿立方米;明年将达40亿立方米;2006年将达100亿;2007年突破120亿。 定价合理,明年盈利 29日,中石油12家用户签署了《天然气销售合同》,加上此前的28家用户合同,合同用气量已达120亿立方米。 “此前的13亿供气与成本基本持平,明年增加到40亿后,将开始盈利,现在不是担心气卖不出去,而是担心供应跟不上。”苏树林说。 苏树林透露,目前西气东输天然气的门站价格为平均每立方米1.27元,输送4000公里后终点站上海的价格为1.32元/立方米。 据了解,西气东输的天然气价格是由出厂价和管输费两部分构成的,两者之和构成对用户的交气点价格(门站价格)。出厂价实行政府指导价,由国家发改委制定基准出厂价,具体出厂价格由供需双方在上下10%的范围内协商确定。管道运输价格实行政府定价,由发改委制定。 对于此前有媒体批评价格过高的说法,苏树林表示,西气东输天然气的总体价格水平,是基于成本加合理利润原则采用成本加成方法确定的,低于按市场价值定价方法确定的门站价格。 他列举了一些国家的天然气价格进行比对:荷兰为1.89元每立方米,法国1.80元,美国1.62元;而日本及韩国的液化天然气价格分别为1.42元和1.48元,加上气化费也接近1.70元每立方米。 经济、环保效益巨大 徐锭明介绍,目前,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平均占37.45%、天然气平均占24.26%,煤炭平均占25.49%,而我天然气所占能源比例仅为2.7%,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按西气东输年输天然气120亿立方米计算,每年可替代1600万吨标准煤,减少粉尘排放27万吨,并可使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天然气消耗增幅达50%;天然气的热效率远高于煤炭,按年120亿立方米测算,比利用煤炭可节约能源约437万吨标准煤。每吨标煤按300元计算,则每年可节约13.1亿元。 同时,工程项目本身还能带来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以新疆为例,其境内的天然气田勘探开发投资至少200亿元,再加上管道工程投资,将使全区工业增加值增长26.8%。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需求量将分别达到4亿吨和2000亿立方米,我国将成为全球增长潜力最大的油气消费市场。 据了解,我国将规划构建覆盖全国的五横两纵天然气基干管网,逐步形成西气东输、北气南下、就近外供、海气登陆的供气格局。 壳牌、美孚不应有憾 西气东输工程总投资近180亿美元,跨国能源巨头都欲分一杯羹,项目开工前的2002年7月,中石油曾与这些外国能源集团在北京达成了框架性协议。根据这一协议,在合资公司中,中石油拥有50%的股份,中石化拥有5%,埃克森美孚、壳牌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将各自拥有合资企业15%的股份。 2003年9月,壳牌提出希望中方保证其15%的投资固定回报,谈判最终流产。 在回答为何与壳牌、埃克森美孚等谈判破裂这一问题时,苏树林解释说,谈判中止不能说是失败,而是友好地分手。 苏树林说,中石油与28个国家有油气勘探、管道及炼油厂建设等合作项目,但项目的谈判成功率却只有10-15%。壳牌虽然在西气东输工程项目上谈判失利,但却与中石油达成了长庆油气田的合作开发协议,成功率达50%,比中石油的海外项目成功率高多了;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也达成了合作建设西气东输储气库的协议以及前些天还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 “不远的将来,与这些公司还会有许多新的合作项目。”苏树林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