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酒业 > 正文
 

大品牌征战全国小品牌镇守阵地 啤酒业天下无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9日 03:41 信息时报

  “中国啤酒消费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啤酒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大品牌与小品牌共存的市场格局。传统市场的竞争对手,在啤酒江湖里,有时候又是盟友,啤酒业欲步入了‘天下无贼’(没有绝对竞争对手)的良性发展时代。”在啤酒业摸爬滚打了近20年,广东活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弼尔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分析道。

  啤酒业大小品牌共存

  谈到啤酒市场格局,卢弼尔谈到了外资品牌啤酒进入中国采用方式的变化:

  20世纪80~90年代,很多外资啤酒企业看到中国巨大的市场的潜力,进入了中国。这个时期的进入方式是全资进入,在中国内地设厂,从生产到销售,都是外资自己说了算。这个时代的中国经济还是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致使外资啤酒品牌进入后,严重“水土不服”,而纷纷撤离中国,这是外资进入的第一个高潮。也就在外资进入又离开的时期,中国的啤酒行业也开始崛起,发展到后来是每个县都有自己的啤酒厂,啤酒消费呈现鲜明的地域特色。

  到了2000年左右,撤离中国的外资啤酒品牌不甘心放弃中国市场,换了一种方式进入中国。这一次,他们用资本说话——自己不建厂,而是以投资入股的方式与本土品牌合作,利用本土企业的生产优势和渠道优势,逐步进入中国市场。而中国自己的啤酒品牌也在数年的市场竞争中,逐步成熟,也形成了全国品牌如青岛、燕京等,这些全国品牌看到外资品牌以资本进入,也采用了收购兼并的措施,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啤酒消费出现了品牌消费的趋势。

  通过资本进入和并购洗礼后的中国啤酒业,越来越有中国特色,越来越成熟。卢弼尔介绍说:“中国特色是因为啤酒的消费有明显的中国文化在里面,这样也就形成了啤酒行业大品牌与小品牌共存的新格局。啤酒行业现在不是自己之外都是对手,而是在不同时期对手会转化为‘盟友’,是敌是友不是企业自己结盟或敌对,是市场让各品牌在‘敌’‘友’之间平衡。也就是说,小品牌有小品牌的生存之道,大品牌有大品牌的阳关道,品牌共存。不同于国外有些国家的一个品牌一家独大的格局。”

  品牌知名不代表市场第一

  据悉,啤酒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最大特色是,产品虽然同质化,但是某个品牌在市场上的个人行为却不会影响到行业。记者从酒类专卖局了解到,广东2004年啤酒市场容量是260万吨,各品牌在市场上的排名为珠啤、金威、蓝带、活力、青岛、百威等,按照惯例,全国性品牌应该市场占有率也大,但是在广东,还是本地品牌唱主角。

  卢弼尔对记者谈及排名分析说:“目前中国啤酒的消费,品牌忠诚度还不够,消费者不可能在某个消费场所,因为没有自己喜欢喝的某品牌啤酒而离开这个场所,这样一来就给很多渠道打造好的地方品牌有了生存空间。

  品牌成熟才可“天下无贼”

  卢弼尔告诉记者:“中国啤酒行业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而有的品牌可以作到每年50%的增长。这两个数字表面看是矛盾的,实际上这50%由增长中有啤酒业整体的增长和吃掉对手市场份额组成。”可以看出,啤酒的同质化导致有些品牌市场份额增长,有些品牌下跌,还是存在着竞争。对于啤酒业而言,市场容量是没有上限的,这就需要我们结成'盟友'去教育消费,将消费群体扩大了,整个市场盘子作大,这样以来就不是你争我夺地看着有限地蛋糕去吃。

  卢弼尔说:“未来如何让这种大小共存的平衡持续下去,关键就在于要老百姓形成品牌忠诚度,我喜欢那个品牌,我就只喝这个牌子,当消费成熟到完全品牌消费了,啤酒行业各品牌间的平衡点就找到了,天下无贼的啤酒江湖也就形成了。”时报记者 张梦影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啤酒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