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商报年终盘点:沈阳文化产业十大新闻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2日 10:57 时代商报 | ||||||||
1、“一宫两陵”7天收入150万 关键词:世遗上榜理由:2004年7月1日,沈阳的故宫、清福陵、清昭陵申遗成功。申遗成功后,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联手,围绕“一宫两陵”进行专项宣传促销,打造“清朝发祥地,魅力沈阳”的旅游主题。据了解,仅十一“黄金周”七天,就接待旅游者11万余人次,门票收入将近150万。
点评:古老的沈阳迎来机遇,但申遗的目的不是旅游,开发旅游要有度。 2、《音乐之声》7天狂赚上百万 关键词:百老汇上榜理由:8月27日至9月2日,继上海和北京之后,沈阳将百老汇的经典音乐剧《音乐之声》引进沈阳。演出成本高达450万人民币。7天8场的演出下来,上座率高达80%,坊间盛传演出赢利超过百万元。 点评:沈阳人不是消费不起,是不愿意消费,如果看演出的人都自己买票,沈阳演出就火了。 3、性文化展30天收入近百万 关键词:开放观念上榜理由:被费孝通先生称为“五千年来第一展”的“中华古代性文化文物展”,2004年8月6日在沈阳开展,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展出。主办方原本打算在沈阳展出20天,但应参观者的要求,延长了10天。据了解,参观人数平均每日达3000人次。据估算,“性文化展”在沈收入几近百万。 点评:曾经难以启齿的性文化展能如此火爆,沈阳人的观念在开放,沈阳人对知识的渴望在增长。 4、《马大帅》要超《刘老根》 关键词:赵本山上榜理由:据记者从辽宁电视台获悉,《马大帅》播出时,在辽宁的收视率创下今年之最,相应的广告价格也是电视剧中最高的。另外,有数字表示,《刘老根》第一部央视拿出400万,赚了1个亿。《刘老根2》,央视很大方地拿出了双倍的价钱800万,但他们拿走的是1.6个亿。 点评:谁说艺术是衡量电视剧的唯一标准,观众认可才是硬道理! 5、“电视广告交易会”成交几十亿 关键词:“相亲” 上榜理由:10月12日至13日,“2004’中国首届电视广告交易会”在沈阳举行。该交易会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电视广告交易会。央视和各省级台、省会台、城市台数百家电视媒体和全国广告主以及广告公司齐聚沈城。中广协电视委员会金国强副主任透露,本届交易会的成交额将近几十个亿。 点评:广告无处不在,交易平台更重要。 6、新辽博开馆1周收入抵1年 关键词:清明上河图上榜理由:11月12日,辽宁省博物馆搬进了耗资4亿打造的近万平方米新馆。新馆开馆伊始,辽博请来了贵客《清明上河图》,沈城瞬间掀起了一阵“博物馆热”。据了解,辽博开馆一周就突破了去年一年的门票收入。 点评:一卷《清明上河图》,辽博火了,可一周与一年的对比是喜悦还是悲哀? 7、“梦里花落”收入破千万 关键词:郭敬明上榜理由:今年,因出版“布老虎”系列而闻名文化界的春风文艺出版社力推“金童”作家郭敬明写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自上市以来,就一直列于榜首。据记者了解,到目前为止,《梦里花落知多少》已再版了十几次,共发行120万册,收入突破千万元。 点评:“春风”又火了一把,如果不是利益丰厚,郭敬明还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剽窃吗? 8、光陆《十面埋伏》票房进10强 关键词:140万上榜理由:《十面埋伏》在沈上映引起万人争睹的宏大场面,光陆影城更是创造了票房神话。在影片上映期间,不但连续创造了14个爆场的奇迹,更是以140万的单片票房挤进了全国10强,这是沈阳近10年来单片上映最好的成绩。 点评:沈阳电影市场有潜力,但市场不是靠一部片子能够挽救的,经营理念更重要。 9、电影人均消费大幅增长 关键词:红火上榜理由:2004年的电影市场可以说是突飞猛进的一年,国产的有《手机》、《十面埋伏》、《天下无贼》;引进的有《指环王3》、《冷山》、《特洛依》。据有关方面透露,今年的沈阳电影市场一片飘红,票房收入比去年增加了一倍,电影人均消费大幅度增长。 点评:电影消费是城市文化经济消费的重要指标。 10、话剧走市场赚得第一桶金 关键词:就不让你蔫悄地死上榜理由:话剧一向给人以曲高和寡的印象,但这样的传统却正在被慢慢打破,由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排演的话剧《就不让你蔫悄地死》放下高雅的架子,首次尝试与媒体紧密合作,成功地迈出了走向市场的第一步。据有关领导透露,话剧《就不让你蔫悄地死》目前已经成功演出20多场,平均每场票房收益6000元左右,总计达到140000元。 点评:放下架子,与时俱进,话剧走市场就能挣钱。 时代商报文艺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