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十二月二十日电 题:中国家电连锁巨头之争日趋激烈
中新社记者 黄翔
根据今年四月中国商务部公布的《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自二00四年十二月十一日起,中国对外资进入零售服务业设立的市场准入和资本准入限制将全面放开。这意
味着中国进一步放开零售和分销领域。自此,外资将不必再寻找中国公司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同时其开店的地域也将不仅仅局限于省会城市、直辖市等。
大陆零售和分销领域的开放,将为原本战况就相当惨烈的中国家电连锁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灿坤三C福州区营销总监张永强先生认为,影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国内企业与外国零售商的拼杀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外国零售商在融资能力上具有优势,有强大资金进行收购和“圈地运动”。但从经营能力、熟悉市场程度等方面来看,永乐、国美、苏宁等国内家电连锁巨头更占优势。
以灿坤三C(电脑、通讯、家电的简称)通路建设为例,二00三年,在小家电制造领域驰骋了十余年的灿坤集团打着“闽灿坤”的旗号将在台湾运行较为成功的三C连锁店引入内地,欲在大陆复制其台湾三C模式,担任起“世界通路”的角色。
二00三年六月,灿坤在大陆的第一家三C店在上海正式开业。此后灿坤三C在内地市场大肆扩张,灿坤3C店数量一度急剧增长到五十多家。但快速扩张给灿坤三C带来的并不都是好消息,一年之后,由于撤店或迁址,大陆灿坤三C店只剩下二十余家。
业内人士认为,台湾和大陆的经营环境的差异是灿坤三C大举进入大陆市场后出现“水土不服”的主要因素。灿坤三C进入大陆市场之后,扩张速度太快,布点太分散,一些店经营成本过高,这是造成灿坤三C撤店消息不断的重要原因。此外,大陆灿坤三C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主要从台湾抽调,这些人员缺乏本地市场经验,而本地人才的培养又跟不上开店的速度,也是灿坤三C通路“欲速则不达”的重要因素。
张永强说,灿坤三C适应大陆市场的“本土化”过程,也是两岸家电产业相互学习的过程。
灿坤第七代店的推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灿坤在大陆的第七代店将以往复合经营方式改为厂商专柜的模式,各品牌厂商可自行设计吸引顾客的摆架方式,并改变原来由灿坤店员导购和销售的方式,由各进场品牌厂商自行设导购员。这正是大陆国美、苏宁、永乐等成熟卖场的运作模式。而另一方面,灿坤鲜明的形象标识、开架式卖场也为各地同行广泛借鉴。
随着永乐携手摩根斯坦利致力于开拓各地市场,国美联合淘宝网在网上开展针对个人用户的优惠促销活动,灿坤三C卷土重来,相信中国大陆的家电连锁巨头之争将日趋激烈。(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