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化工业 > 正文
 

欧洲重化工业加速外迁 中国成主要目的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6日 12:59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王佑发自上海

  “欧洲化工产业确实在萎缩,工厂外迁亚洲的情况已无法逆转。”昨天,科莱恩(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长韦德林(WernerJ.Wittin)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最看好的是亚洲和拉丁美洲,近期公司就将跟中国的一家公司组建合资工厂。”与此同时,欧洲其他一些大型化工企业纷纷迁往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地区。

  即将在欧盟实施的《未来化学品政策战略白皮书》,则是使众多欧洲化工企业在本土如鸟兽散,转投中国的关键因素之一。

  《未来化学品政策战略白皮书》由欧盟委员会的企业总司和环境总司起草,2003年开始全面征询意见。其核心内容是,将在欧洲建立统一的化学品监控系统(简称“REACH”),一旦履行,欧盟成员国所有的化工生产企业和进口企业的化学品都要进行更加严格的检测、登记、评估和授权。该法案原定于2004年实施该规定,因欧洲当地企业的强烈质疑,不得不推迟。其中,每个化学物质的基本单元试验需花费8.5万欧元,每吨产品都要有相关的登记和评测。

  据悉,欧洲各大化工集团在近日成立了一个强大的反白皮书联盟,与欧盟就此事进行专门的沟通与交涉,目前还没有最终的裁定结果。欧洲化工企业东迁亚洲

  目前欧洲各类化工公司生产线都在本土缩减或关闭,其中科莱恩已开始减少其在瑞典的生产线,而巴斯夫也痛下决心在德国等地裁员。

  “现在50%的客户都搬到亚洲,我们再举棋不定,就有些迟了。”欧洲重化工业企业都一致认为外迁已是当务之急,其中尤以越南和中国为外迁主要国家。以染料和化学品原料生产为主的科莱恩公司,新近又在上海、广州等地设立工厂,公司计划在中国再投1亿美元用于生产制造。巴斯夫近期也在南京投资建造了一座年产70万吨乙烯的生产设备﹐投资额为29亿欧元。目前,在北京注册的外资化工企业分公司、工厂或办事处已达到723家,而在上海这个数字是428家。其中拜耳公司已在中国建立了11家生产性企业,2003年该公司最大的投资项目落户上海。2003年中国化工市场总量达9702亿元,接近国内GDP总量的10%,晋升为国内第一大产业。2004年,两个数字都将继续递增。环境与发展的抉择

  “欧洲及国外其他化工公司纷纷迁往中国,与其他外资企业投资中国的最大不同就是污染。”复旦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殷醒民表示,“欧盟的这个标准,下一步就会推广到全球的,虽然时间会拉长,但是以后无论你的工厂建在哪个区域,对产品所要求的环保和安全标准都是一样的。中国也有自己的环保标准,或许这个标准离欧洲的标准还有一些距离,你也不能苛求,但至少会保证工厂建立的安全性。”殷教授还说,污染是会有的,特别像这种重化工的生产,国家是要就业率和投资额,还是要环保则是需要抉择的。要环保,你就肯定会牺牲就业率。要投资,也就要开辟地块出来弄工厂。如果这一代发展好了,后代的日子也会好过。而且,化工企业引进的还是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主要技术还是在欧洲。

  科莱恩化工中国区总经理周唏博士也说,“欧洲对于高技术的化工产品需求仍然存在,而将这些产品转移到中国,又与中国水土不服。因此暂时还不会将主要研发力量放在中国。”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