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鼓励民企海外油源开采 资金和政策成障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4日 07:54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叶桐 实习记者 侯单 发自北京 “对于到国外石油市场去发展,民营企业反应都比较积极。”一位油气产业的民营企业家说。 12月12日,就在中国放开石油成品油零售市场的第二天,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召开全国
鼓励民企出击海外 目前,民营企业被允许进入石油下游零售终端。但对于上游油源,长期以来一直由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几大巨头掌握。此次座谈会上,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负责人在这些民营企业家大倒苦水之后,鼓励他们走出国内市场。 在油源海外战略中,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国有企业对外运作并不顺利。从收购斯拉夫石油公司失手到斯基姆尔股权之争失利,从放弃北里海合作开采协议到安大线下马,中国石油公司在海外可谓是屡受挫折。 在国有企业竞争失利的情况下,鼓励机制更加灵活的民营企业走出去是中国政府降低石油风险、开拓能源多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徐锭明在座谈会上表示,将把发展民营油气产业和企业纳入未来20年国家能源发展规划之中通盘考虑。 据记者了解,民营企业进军国际石油市场已经有三四年的时间。六七家民营企业如亿阳集团、湖北天发集团、中国博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等正在国外石油市场发展。这些民营资本的投资国主要集中在西非、北非、独联体等地区。 龚家龙说,现在美国有4000多家企业在全世界投资石油产业,而中国只靠两三家国有企业,这肯定不利于解决中国石油安全问题。他认为,当前中国应该改变石油行业的垄断现状,动员更多的民营石油企业出去发展,“民营企业找到油后可以采取某种方式与中石油、中石化合作。” 资金、政策或成障碍 能源专家朱兴珊认为,民营企业尽管具有比国有企业机制灵活、更容易被国外合作方接受等优势,但是在民营资本走出去的道路上依然有两只“拦路虎”:资金和政策。 石油等能源项目所需资金量极大,动辄数亿、数十亿美元,民营企业很难有这样的资金实力去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竞争。但是在具体的贷款问题上,又往往存在很多困难。 朱兴珊提醒准备到国外发展的民营石油企业,投资能源项目风险很多,在准备投资之前一定要进行缜密的论证。龚家龙则表示,“民营企业的每一分钱都是从自己腰包里掏出来的,所以不用担心,他们会小心又小心,确保投资的成功。” 浙江宁波甬石东南石化有限公司经理林樟槐认为资金并不是最困难的问题。“资金的问题关键要看运作。能源这一块很有发展潜力,运作好了自然不会缺资金。但是政策的问题是最让人头疼的。而且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 政策上的障碍在于,目前国外石油开采权依然控制在中石油、中石化等国有企业手中。民营企业即使在国外采了油往往也过不了中石油和中石化这道门槛。亿阳集团一位负责人证实,这样的情况的确存在。“因为(民营企业)在国内没有经营权,必须通过中石油。采的油运不进来,只好在国外卖掉。”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周立军认为,民企走出去存在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政策的限制,而是在市场占有上没有优势。目前民企在国内市场上尚且没有积累一定的实力,产品也不具有竞争力,所以在国际市场上很难有优势。他同时指出,此次发改委能源局并非鼓励民营企业到国外采油,而是到海外市场承揽一些油田工程,提供技术服务、装备服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