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我国核电新力量碰撞两大禁区(3)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0日 09:14 《中国企业家》 | |||||||||
中国的“非核电系”电力巨头,显然没有消极等待政策的突破,他们是边行动,边观望。当然与这些电力巨头心情同样急迫的,还有跃跃欲试的地方政府。
第四个突破:内陆建设核电站? 去年的一天,在成都市的一个会议室里,一位核能专家在台上讲课,台下的听众是四川省的官员们,包括省委书记和省长。四川省发改委能源处(四川省核电领导小组的办公室就设在这个处)的唐先生向记者讲述了这件事,他希望传达这样一个信息:通过他们举行的培训活动,搞核电建设已经在四川上上下下达成共识,人们已经认识到核电的清洁性和安全可靠性。他还表示,四川省已经和中广核有过接触。 像四川这样期望建设核电站的内陆省估计至少有9个,而多年以来,内陆建设核电站根本就是一个禁区,因为它不符合国家核电产业的发展方向——核电站选址沿海的两个重要理由,一是那里有核电运行必须的丰富冷却水源,二是那里多为发达地区,电力需求强劲。 9月初,受国家发改委的委托,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原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内陆核电厂址资源调查工作启动会”,准备对去年以来向发改委提出建设核电站申请的11省(包括两个沿海省区)开展一次调查工作。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一位老专家给《中国企业家》提供了这11个省、市、区的完全名单:湖北、湖南、重庆、四川、安徽、江西、福建、吉林、甘肃、广西、河南(其中福建和广西属沿海省区)。她介绍,这11个省、市、区的筹备进展大不相同,有的已经完成了厂址的初步选择,有的还刚刚开始预热。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已经进行考察的是排在前面的7个。所有调查完成后,该公司将递交给发改委一份报告,内容涉及到对内地省份建立核电项目的必要性的评估、以及当地一次性能源的储备、消耗情况和环保型能源的发展状况。 不过,那位专家一再向记者澄清一个概念,这只是一次初步调查,远远不意味着被调查的地方就可以兴建核电站了。但是被调查的地方可不这么看,记者联系到的几个省发改委能源处的人士多乐观地表示,“被列为调查对象,就算是列入国家规划了,距离被国务院批准就不那么遥远了。”除这些列入调查名单的11省、市、区外,有发展核电计划的还有前面提到的已经动起来的辽宁,以及雄心勃勃要建“半岛核电群”的山东。 事实上,这些充满热情的地方政府所面临的可能是失望。比如一心要建成中国内陆第一家核电站的四川,前景就有些黯淡。一位熟悉内情的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四川和重庆好像是希望不大了,至少“十一五计划”不会考虑他们”。阻止他们的理由据专家分析可能也很简单:这两个地方丰富的水电资源尚且远远没有开发出来,何谈考虑核电? 张华祝在9月的那个发布会上也说:中国核电站建设的审批权是高度集中的,所有项目都要经过国务院审批,目前在建的和积极筹建的几个核电站场址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等东南沿海地区,遍地开花只是各地政府想发展核电解决能源紧张的一种主观愿望。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受打击的决不仅仅是地方政府,中电投受到的打击可能更大,因为在这次考察的省、市、区中,他们投入的力量更多,寄予的期望更高。据各地媒体报道的资料,除辽宁、山东两个沿海省份外,中电投至少已经和湖北、重庆、湖南、安徽等省达成了默契。 当年,国家把核电建设定在东南沿海,主要原因不外乎两点:国家外汇紧缺,无法大量建设;东南煤、水资源短缺。目前来看,内陆省建设核电的愿望也在情理之中:缺钱似乎不是大的问题,而且按照国外的规律,核电实现规模化以后,发电成本比煤电要低得多;至于资源需求问题,其实一些内陆省目前也受到电荒的困扰;核电是清洁能源,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缓解环境污染。 今年年中的时候,有媒体引述原中核总核电部副主任孙光第的话:“不要因为现在核电站选址主要集中在沿海,而认为内地建设核电站会有标准上的区别。事实上,许多西方国家的核电项目,大部分都建在内陆河边。” 值得注意的是,关注内陆核电的不只是“非核电系”电力巨头,不久前中核总就曾表示积极支持甘肃省建设核电站,如有可能还愿意投入股份。内陆能不能建设核电,业界还是众说纷纭,国务院也还没有明确的表态,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