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电力短缺重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1日 12:32 《财经界》杂志 | |||||||||
国家在宏观调控中出台了一些电力行业的措施,先后两次调整电价,从2004年初的0.7分平均电价,调整到年终的2.2分;对不同行业实行差别电价政策;全面清理整顿在建项目。 为了使业内人士了解国家电网公司下一步解决电力短缺的相关措施,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电网公司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详细分析了目前电力短缺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
电力短缺 2004年我国再次出现缺电。由于经济较快地发展带动了用电高速增长,2004年前三个季度全社会用电量是157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9%,第二产业增长16.44%,第三产业增长16.1%,城乡居民生活增长9.05%。 宏观调控措施对整个用电需求产生了很大影响。全社会的用电量增长速度从2004年5月份开始呈逐月下滑趋势;高耗电行业用电增长高位回落,宏观调控影响已逐步显现;从趋势来看,电力短缺出现了一定的缓和。 目前用电增长的地区布局不均衡。全国各地区用电均达到两位数增长。另外由于受供电形势持续紧张的影响,华东和廊坊等地用电都超过了15%。 就工业来讲,缺电加剧。2004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装机容量超过2470万千瓦,同比增长12%。在历史上这也是非常快的。这些新增装机主要分布在华东、华中、华北和南方地区。全国电力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水电发电量略有增长。1~9月份发电量同比增长15.18%,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4.85%,水电增长16.2%。但是扣除三峡发电的因素,全国水电仅增长2.82%,也就是说今年水电仍属于枯水年。 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继续提高。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4068小时,增长160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达4504小时,增长223小时,预计全年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有望突破6000小时。另外一个特点十分显著,全国跨区、跨省送电大幅增加,累计跨区送电161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44%,区域间电量交换415亿千瓦时,增长107.3%,区域内省际间电量交换1202亿千瓦时,增长13.64%。 问题症结 目前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更为严峻,短缺更为严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看出,范围进一步扩大,先后共有24个省级电网,其中有25个省市出现拉闸限电。天津6月开始拉闸限电。7月下旬北京也出现限电;第二缺电程度加深,缺电总量达3500万千瓦左右;第三缺电时间拉长,一、二、三季度中出现拉闸限电的省级电网分别为24、24和23个。特别是山西、内蒙西部、江苏、浙江、河北南部等五个地区由于供应能力严重不足,已经出现持续性缺电特征。 首先,从供应方来看,主要是有效供应不足,是随机性因素增加所带来的。表现在各方面,第一,由于电力供应总量不足,“九五”后三年开工规模过低,尽管这些年装机新增投产逐年增加,还是不能满足电力需求。电力总量还是增加的。 第二,从2001年开始电煤的供应逐年紧张,电煤的用量很大,造成大量的燃煤电组停机。1~8月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缺煤停机共计212台次,累计4280万千瓦,同时煤炭库存长期运行在低位,造成煤炭价格一路攀升,煤炭运输持续紧张。 第三个因素是持续高温并处于偏枯年份,增加了随机性缺电,增加随机性负荷与减少供应能力。 第四,电网建设滞后,局部电网结构薄弱,存在输配电卡脖子问题,加剧了部分地区的电力供应紧张程度。另外,由于长期的缺电,造成机组临时停机检修增加。 第五,从需求侧来看,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阶段,经济快速增长,带动用电量全面高涨。特别在这个阶段,由于我们国家经济增长属于粗放型的模式,有一些高耗电、高耗能的企业快速扩张,使我们有效的电力供应难支撑经济的大发展。 另一个方面,由于电价的调控不及时、不到位,20世纪末出台的优惠电价,与供需变化不同步,使差别电价落实阻力重重。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对电力先行和如何在电力改革中落实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够。 突破重围 今年是电力供需最为紧张的一年,第三季度的结束,标志着今年最为紧张的时期已经过去。我们预计今年用电增长将继续保持在14.5%左右。投产规模超过4000万千瓦,缺电约3500万千瓦左右。第四季度仍然偏紧,缺口超过1100万千瓦,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南方等地区。明年的供电形势有所缓解,但是仍然总体紧张。明年的需求主要取决于明年经济增长幅度,特别是高耗能行业的扩展速度,我们担心明年的需求大概在10%~14%之间,投产规模要比今年多,估计在6000万千瓦左右。缺口要比今年略为减少,大概在2000万千瓦~2500万千瓦,明年电力供应最关键的因素是,电煤的供应是否能够得到保证。 2006年国家宏观调控基本到位,电力供应可望总体平衡,局部地区仍然紧张。用电增长8%~12%之间,投产规模超过7600万千瓦,实现2006年目标的关键因素有两个:电煤是否能够得到保证;电网制约造成局部限电能否解决。预计2007年能够实现基本平衡,预计增长6%~9%,投产规模超过5000万千瓦,制约因素仍然是电煤供应和电网制约。 为了解决近期和长期的问题,我们需要关注和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加强协调并增加煤炭供应,以缓解运输紧张,确保电煤供应。能否实现2005年、2006年电力供应的缓解和2007年的供需平衡,电煤的充足供应是首要的前提。建议国家加大煤炭的勘测力度,加快建设大中型和大型的矿井,加快铁路专线建设进度,合理增加现有产能,控制煤炭出口,增加电煤供应总量,尽快建立煤电价格连动机制。 第二,要高度重视电网和电源投资失衡问题,建立电网良性发展机制。电网建设滞后效应可能在2006和2007年凸显出来,在电源供应总量满足需要的基础上,也可能因为电网滞后造成局部地区继续拉闸限电。从发展来看,要确保电厂送出电和为竞争性电力市场奠定基础,电网投资应占行业投资的50%左右,电网滞后的表面原因是资本金不足,根本原因是没有独立出台合理的电网环节电价,所以造成电网收益严重偏低。 第三,建议建立电力安全危机管理机制,确保电网运行安全。缺电时期是电网安全事故多发期,继续做好应急预案。要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和公正交易。确保合理备用,合理安排机组检修,确保机组健康水平。 第四,充分发挥价格调控作用,进一步加强需求侧管理,推进节能节电。加快落实国家出台的差别电价政策,来抑制低效需求。这不仅是缓解缺电,更是节约资源的重要手段,常抓不懈,更主要用经济手段。大力推动节能节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五,加快推进全国电力联网,继续加大跨区送电,充分发挥现有发电能力,促进更大范围的资源配置。既要推进双边或多边长期合作,又要同等重视年度、季度、月度和周的不确定性或临时交易。认真做好市场分析和预测工作,进一步发挥跨区、跨省电力系统的错峰、跨流域调节和互为备用等手段。 第六,尽快建立电厂与电网的统一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妥善处理好各地自行开工建设电厂的问题,建立调控的市场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