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元投资欲升级上海核电产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5日 13:32 第一财经日报 | ||||||||
“上海核电产业目前还处在全国前列,但已不是高枕无忧了,”上海市核电办副主任刘伟瑞近日表示,“哈电集团、四川东方、一重集团、二重集团都成为上海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20年前,秦山核电站一期工程上马,180多家上海单位参与建设,近50%的设备由上海提供。
“但现在,上海核电产业必须谋求产业升级。”刘伟瑞所说的产业升级,指的是在沪发展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的制造产业。 作为我国第一个核电设备的制造基地,已经拥有30万、6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生产能力的上海核电,正借由这个前期投入1亿元的项目向百万千瓦制造水平看齐。 今年8月,上海国资委下属上海大盛资产有限公司,与市核电办签订总体贷款及今后补贴的协议。11月初,国家开发银行通过上海大盛拨出贷款,第一笔300余万元资金已经到位。 上海核电办业务一处处长夏春申指出,一亿元的先期投入还远远不足,现在的做法是由政府推进,带动企业发展,最终实现产业化。 按照国家规划,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4000万千瓦。“这意味着中国还要建设32座10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从现在起每年至少要建成2台百万级机组。”夏春申说:“这是上海核电产业的重大机遇。” 目前,上海核电产业与三菱、西屋、法玛通都有合作。上海在选定核电产业的发展项目时,着重选择了当今核电领域最先进,以及上海在这方面“有底子”的技术。 “上海核电要真正形成产业化、市场化,实现全部国产,至少要到2020年以后,”国家核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杨燕华教授认为,政府对自主核电的大规模引导,能推动上海乃至中国的核电产业,但不能过多靠进口,必须在引进吸收的同时,从政府层面对自主核电研发进行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