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仍继续强势主导2005年煤电博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9日 00:17 南方周末 | ||||||||
□本报记者王强 多年的煤电博弈之后,煤炭企业仍然未能摆脱被电力企业牵着鼻子走的窘境。由于煤
作为谋求话语权的努力,煤炭企业正在进行集团化的联合和重组。 11月6日,位于北京中央商务区的亮马河大厦突然聚集了一群脸庞黝黑的人。他们身着并非名牌的西服,打着颜色各异的领带。在会议厅前的走廊上,这群人热烈地探讨着有关市场经济的问题。 他们是来自全国近百个煤炭企业的代表,此次进京参加一年一度的煤炭市场高峰论坛。通过衣着和脸庞,你就可以轻易地将他们与来自跨国公司和证券公司的代表们区分开来。点燃香烟以后,他们开始用带着浓厚乡音的普通话谈论着来年的煤电形势。 在同行相聚的短暂喜悦之后,他们无力把握自身企业命运的无奈之情便开始溢于言表。多年的煤电博弈之后,他们仍然未能摆脱被电力企业牵着鼻子走的窘境。就在他们赶往北京的时候,煤电联动的方案获得了国务院的批准。显然,这一方案是由五大发电集团而不是分散在各地的2万多个煤矿推动出台的。 虽然2005年度电煤订货会的时间尚未最后确定,但多数的参会者对来年的煤电博弈形势已经洞若观火。 “煤电邦交”中的大户游戏 “订货会能在11月开幕就不错了,不可能在11月就结束。”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的一位高层人士说。此前,发改委曾要求在11月开完2005年度的电煤订货会。海口市和秦皇岛市都在争取成为会议召开的地点。 订货会曾经一度盛传要取消。2001年国家放开煤炭价格之后,持续了40多年的电煤订货会就一直争议不断。“计划电”和“市场煤”之间的分歧随着电荒的到来骤然加大。由于连续几届订货会的合同签订率都很低,由此产生了取消一年一度的电煤订货会的说法。 显然,对于正在进行中的电力体制改革来说,取消订货会将使得本来就千头万绪的局面变得更加难以收拾。因此,这种煤炭行业一厢情愿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了,最终对订货会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声音还是占了主流。取而代之的是三个新概念:煤电一体化,煤电联营和煤电联动。 其中,煤电一体化明显是个“贵族现象”。这一概念的履行者就是国资委直属的神华集团,其业务集煤炭开采、铁路运输、船队运输和火力发电于一体。2003年,该公司首先成为中国年产亿吨的煤炭企业。此前神华集团还首开企业修铁路的先河,投资建设了从鄂尔多斯东胜煤田到河北沧州黄骅港的神黄电气化铁路。 在今年的煤荒中,惟有神华集团泰然自若,发电利润也比五大发电集团要高。虽然这种状况令发电厂们艳羡不已,但这种优势显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对于未来的煤电关系来说,神华集团“煤电一体化”的模式只能算一个孤立的个案。 煤电联营目前看来也只是少数煤电大户之间的隐秘游戏,广泛铺开的前景并不乐观。此前,华能国际与中煤集团签订了合作建设煤炭生产基地的协议,作为交换,协议规定双方也将在矿区建设大型坑口电厂。中煤集团与华能国际同属国资委直属企业。 今年,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华电集团与内蒙的一家大型煤炭集团也签订了类似的协议。近期,国电集团更是与河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签订了三方合作的协议。这表明发电企业加大了对地方政府的公关力度。从一开始就有行政介入的煤电联营之路究竟能够走多远呢? 比煤电联营更具有现实操作性的就是大户间的长期合同。华能国际从今年7月开始,先后与同样直属于国资委的神华集团和中国煤炭进出口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和5年的煤炭购销合同。其中是否有国资委出面协调的因素尚未可知。 此外,粤电集团也与神华集团签订了三年的供煤合同。但在这些合同中,作为最重要条款的价格问题至今各方仍然讳莫如深。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