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外企要不要建工会 > 正文
 

改革工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4日 16:43 经济观察报

  -前进策略&零点调查 袁岳

  好几个大大有名的跨国公司:沃尔玛、柯达、戴尔等,因为在其公司内拒绝组建工会而被批评,引起国内外媒体关注。这几天,这些公司中已经有一些陆续为他们的做法做出辩护。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公司一向被看作商界的经典示范。在最近零点与媒体合作进行的跨国企业影响力研究中,以美资为代表的跨国企业,在员工发展、企业文化的可接受度、给
予本地管理人机会等方面均名列前茅,而这次被点到名的一干名企差不多都整齐在列。

  我们知道,货币资本的拥有者向来不喜欢劳动者对于资方拥有过于系统有力的组织化制约能力。但是我们也知道,这些跨国公司通常很强调自己不去违背投资所在地国家的法律。

  他们在员工组建工会这件事情上的表现颇耐我们寻味。但是我感到更耐人寻味的是中国的工会组织提出的这个问题的意义:中国许多企业的工会一向以来的主要作用似乎主要是向员工提供十分有限的非系统零碎福利,在实际的企业治理参与、员工雇佣权益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而这些被点名的跨国公司在员工福利保障方面的所作所为,不管是以职工俱乐部或者其他非组织形式体现的,均不见得比那些有工会的公司差。所以,他们可以质疑,为什么非要那些“形式化”的工会组织?

  我们也知道,在不少的企业尤其是部分国企中,工会干部是一种体制沿循下来的、在企业管理序列中有一定级别的、却未必是在捍卫工人权益的活动中成长起来的体制型角色。在这个意义上,作为一种带有“第三者”特点的工会干部,似乎恰是需要改革的对象。也许,我们期望的是跨国公司应该承认员工更大的组织化空间,允许与认可员工在争取工作条件、提升与管理层的谈判筹码、限制企业对于员工单方面施加管制措施的权力、参与厘定员工使用条件、建立与企业收益相匹配的员工收益递升机制等方面拥有更强的组织性发言权,从而使员工群体在企业内部获得强有力的与管理层对话的地位。如此,问题则可能转化为,工会法是否也同样支持在所有的中国企事业组织中的工会向这个方向转型?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