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巨头重组中航油总公司 航油供应难改一家独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1日 11:14 南方日报 | |||||||||
11月8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简称“中航油集团”)在北京签署了有关框架协议,共同商定对中航油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简称“中航油总公司”)进行公司化改制。 有关业内人士表示,这标志着历时近两年的中国航空油料供应企业改制重组工作,终于进入具体操作阶段。在新的有限责任公司中,中航油集团持股51%,仍处于主导地位;中
意在应对国外石油巨头冲击 国内三家石油巨头重组中航油总公司目的何在?新公司能否改变目前国内航油供应的格局?这是业界最为关心的问题。 中航油集团企业文化部总经理蒲广济对记者表示,借助此次重组,国内航油资源将得到进一步整合,提高我国航油供应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在即将开放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航油市场将于2006年与成品油市场同步开放。符合条件的航油供应商可通过投标或与航空公司协商的方式获得航油供应合同。目前,我国航油主要由中石油和中石化集团供应,不足部分进口。由于国内油品开采与炼制成本较高,致使航油出厂价格高于国际市场。 与此同时,中航油集团正积极推动价格机制改革。目前,中航油集团已经确定了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是差别定价,即推动航油定价的市场化,实现从政府定价到政府指导价再到市场定价的转变。 未改航油供应垄断局面 对于此次中航油总公司的重组改制,有业内人士评价说,这标志着继民航6大骨干企业集团重组与民航总局脱钩后,民航系统企业开始走出民航,面向市场化发展。但广东油气商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的加入,并不能改变我国航油供应的垄断局面。他指出,因为没有更多供应商加入,无法形成供应多元化,最终也影响不了居高不下的航油价格。 据该人士介绍,国内的航油市场几乎都由中航油集团所属或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公司所把持。中航油集团的全资企业中航油总公司在全国近百个机场建有航油销售网络,为国内外108家航空公司提供加油服务。华南5省区16个机场40多家中外航空公司的航空油料供应服务,则由华南蓝天航空油料公司独家提供。华南蓝天航油公司最大股东是中航油总公司,占51%股份,中航油集团控股的中国航油(新加坡)拥有其24.5%股份。 “目前只是生产商与供应商联手,参与中国航油市场高额利润的再分配。”该人士表示。 “这次重组目前对航油供应格局确实没有什么改变,但长久来看,是势在必行的。”中航油集团企业文化部有关人士说,“眼看2006年就要到了,我们可说是未雨绸缪。” 期望航油供应引入竞争机制 目前,航空公司在国内几乎都是通过中航油系统来采购燃油,但国内航空公司更愿意看到的,是一个有竞争性的国内航油供应市场。 国外航空公司的燃油成本通常只占总成本的20%左右,而在中国的航空公司成本构成中,燃油成本往往占30%。因此,油价高涨对中国航空公司的冲击也更大。 面对燃油成本的压力,一些航空公司表示,他们会利用往返国外或香港的航班,从内地之外的市场“捎带”些航油回来。一位航空公司的负责人说:“与内地相比,香港燃油每吨的价格通常要比内地低1000元左右。”但航空公司表示,由于受到诸多限制,对于耗油巨大的航空企业来说,从国外或香港“捎带”航油毕竟只是权宜之计。中国还有很多小航空公司没有国际航线,唯一的购油渠道只有中航油系。 很多航空公司认为,国内航油供应体制应尽快引入竞争机制,就如同航空公司之间存在竞争,机票的价格才能降下来一样,如果国内供油商更多,并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才能使企业燃油成本降到正常水平。 本报记者 苏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