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制糖业期待苦尽甘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1日 09:15 中国经济时报 | ||||||||
本报记者 陈亮 通讯员 林志岩 张枫 亏损企业达15家,亏损面高达65.22%,亏损企业亏损额3252万元,均创历史最高记录;同时,全行业也由盈利转为亏损,亏损额为1067万元。这是2003年海南制糖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一份数据。
“由于蔗糖质量以及糖价大幅下跌等因素的影响,海南制糖业出现了较大的亏损。” 海南省糖业协会秘书长符致英向记者谈起去年海南制糖业所遭遇的“寒流”时多少有些无奈,“食糖市场价格已经成为影响海南制糖企业经营状况的首要因素。” 据了解,从2001年至2003年,海南制糖企业的亏损面及亏损额都在逐年增加,而全行业的利润总额却在逐年减少,并在2003年出现亏损。三年间,国内食糖的市场价格也从2700元/吨下跌到2200元/吨,而2002/2003年榨季海南白砂糖的平均含税成本在2400元/吨左右,平均出厂销售价却仅为2250元/吨左右。当年,海南仅有1/3的企业保本或微利。 海南的甘蔗制糖业经过半个世纪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比较稳定的基础,并已成为海南的资源优势产业。蔗糖工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全省9个市县,目前海南现存糖厂24家,平均榨蔗规模已从原来的不足1000吨/日提高到现在的1800吨/日,已具备年加工甘蔗500万吨,产糖60万吨的生产能力,居全国甘蔗糖生产省区中的第四位。 然而,海南的制糖企业却从来没有“吃饱过”:2001/2002年榨季,26家制糖企业共榨甘蔗262.59万吨,产糖30.4万吨;2002/2003年榨季,25家糖厂共榨甘蔗379.26万吨,产糖41.96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2003/2004年榨季,24家糖厂共榨甘蔗334.29万吨,产糖40.79万吨。 蔗源不足是海南制糖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也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定安居丁糖厂每年榨蔗应达到12—15万吨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量,但在2003/2004榨季,该厂榨蔗量仅为5.68万吨,比上个榨季还减少4.31%。据了解,在上个世纪80年代,海南最多时曾有过大大小小38家糖厂,后来由于蔗源缺乏和布点不合理等原因,一批小糖厂先后被迫关门停业。 制糖产业的发展对促进海南社会经济发展、地方财政资金积累、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就业和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海南的临高、儋州、昌江、白沙和定安等主要产糖市县,制糖工业税收在地方财政收入中都占有较大的比重。白沙县财政收入的30%以上来自制糖工业的税收,而临高县仅是今年上半年的制糖业工业产值已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根据统计资料显示,从2001年到2003年,海南制糖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分别为6.88亿元、8.47亿元和8.80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3.2%和2.8%,2002/2003年榨季缴纳税金超过1亿元,农民蔗款收入超过5亿元。 今年以来,国内食糖价格一路攀升,目前维持在2800元/吨的水平线上波动,海南方面的出厂价在9月份甚至还冲破3000元/吨的关口。据海南省糖业协会预计,今年海南绝大多数糖厂将实现盈利,全行业有望实现扭亏为盈,预计2004年盈利额将在6000万元以上,这对海南的制糖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利好消息。 目前,新的榨季即将到来,海南各家制糖企业都在进行着开榨前的准备工作。由于今年蔗源比去年略多,加上市场糖价看好,业内人士认为,海南制糖业将苦尽甘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