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沪上担保业欲破瓶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5日 11:52 东方网-文汇报 | ||||||||
文/本报记者 陈韶旭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2004中国担保论坛”上获悉,尽管这几年担保公司发展迅速,但目前上海由担保机构担保的贷款仅占全部保证贷款的1.6%,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作用十分有限。本市担保业存在“居无定所、行无章法、管无规矩、赔无保障”四大问题,这已成为沪上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瓶颈。
占了半壁江山 据统计,上海77家担保公司担保获得的贷款居然超过全国一半以上。从1999年5月起到今年9月底,本市运用市、区县财政出资设立的担保资金,为中小企业实施贷款信用担保的项目累计6381项,担保金额106亿元,银行发放的担保贷款额124亿元。而同时,全国合计担保总金额也不到200亿元,公司注册资金上亿的还不足5%。 即使这样,上海担保所获的贷款也仅占全部保证贷款的1.6%,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作用十分有限。 担保业欠发展 上海银监局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在分析原因时,不约而同地将沪上担保业发展不力作为融资难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需要贷款支持,但是由于中小企业无法提供银行贷款提出的抵押,更无法获得信用贷款,因此,亟需担保支持。 但是,本市担保行业发展存在缺管理、缺制度、缺行业规范、缺社会公信等问题,大部分商业担保公司资本小,运作不规范,难以获得银行签约合作,这在民营担保公司中尤其突出。而且担保手续较为繁杂,成本较高。 据了解,目前本市金融机构对中型企业贷款余额为4350亿元,增幅6.8%,对小企业贷款余额为2144亿元,增幅为8.3%。虽然这两个绝对数字都呈现增长,但增幅有不同程度的下滑。除了宏观调控因素之外,这与商业银行不愿通过担保公司放贷也有关系。 给担保业定规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表示,如果担保业再这么发展下去,将成为“又一个来不及繁荣就陷入危机的行业”。他建议政府应对担保业没有专门法律,信用不足,管理混乱,监管缺失等问题对症下药。 他认为,首先要从法律和政策上明确区分政策性和商业性信用担保,避免担保机构普遍出现两种偏向,即片面强调政策性,导致向行政机关指定的对象提供担保,或者片面强调商业化运作,导致担保机构得不到资金的补助。其次是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资金支持,包括资金管理。三是完善担保业立法,建立担保业的监管体系。四是加快担保业建立自治组织的立法。 而本市金融监管部门则建议,以市财政出资为主,引导民营资本甚至外资加入,组建和扶持一批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制定行业规章,带好、搞活、规范整个担保行业,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