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视角:方言版译制片里的经济学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4日 16:31 国际先驱导报 | ||||||||
本报特约撰稿 魏睿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用方言给境外影视片配音最近在国内掀起热潮,四川、陕西、东北和山东等方言版本的美国《猫和老鼠》、日本《腊笔小新》等境外影视片在荧屏上大行其道。但由于认为方言译制片的广泛传播与政府推广普通话的努力相悖,国家广电总局于日前公布《广电总局关于加强译制境外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管理的通知》:“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
通知一出,各地方言版译制片制作者纷纷呼吁“方言急需保护”,“这种有地方特色的东西用行政命令规定一下就禁播了,好像也太严厉了一点”。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这些呼吁保护方言的人恐怕是要保护方言节目给他们带来的经济利益。 普通话节约交易费用 政府的立场是鲜明的,普通话推广是中国的一大国策,决不可以开倒车。普通话的普及不仅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庄重,更重要的是节约了中国内部的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经济学家张五常曾说过:一个国家,交易费用增少许则大贫,减少许则大富。 解放前,中国缺少统一的官方语言,地方方言形形色色,甚至一个村内的语言都不通。交流成本如此之高,大规模的跨地区市场交易从何谈起?!语言,是比度量衡更重要的交易媒介。试想,即使没有度量衡,只要双方可以交流,物物贸易仍然可以进行。但如果没有了语言这一传达意愿的媒介,如何达成一项交易就很难想象了。强行推广普通话的伟大之处正在于它有效地扫除了人们之间的语言障碍,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有力推动了市场的发展。广义地理解交易费用,统一语言的好处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也体现在政治领域。早在明清时代,政府官员包括地方州府官员都必须会讲“官话”,这正是当代普通话的前身。 方言存在不等于增加成本 虽然政府禁播方言译制片的意图很明确,推广普通话的收益很清楚,但这并不等于土话的存在完全是增加成本。 首先,方言版译制片是企业家才能的结晶,是应市场需求而生的。据称四川话版《猫和老鼠》第一个月的发行量为20万套左右,商家收入至少是2000万元(按零售价)。而知情人士称实际销量远不止这个数:销售4个月突破100万套轻轻松松。有能力嗅出潜在的市场需求,并相应的提供供给,使市场交易的品种多一个增量并没有错,这完全是企业家才能的体现,无可厚非。 其次,方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代表着一个地方的情结,在特定的环境下,反而有利于人们交流沟通。在国外,许多新加坡商人喜欢使用方言进行沟通。方言给他们带来的方便与帮助是无法言传的。懂得多种方言已经成为新加坡商人的优势之一。 另外,方言是乡音,里面孕育着乡情。粤曲、歌仔戏、潮州戏曲以及经典方言戏剧,不知曾给多少人带来家乡的归属感。粤语的李大傻、闽南话的王道、潮汕头话的黄正经、方言诙谐剧的王沙和野峰,这些曾经红极一时的方言讲古大师不知曾在多少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方言译制之争可能已暂告一段落,但真正的问题仍然横亘在我们面前: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之间的界限究竟在哪里?有没有一个标准能够清楚的界定?看来,普通话问题和方言问题细究下去应该是一个统一市场和区域市场如何兼容协调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