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市场又见资本手 中外对决战升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4日 09:52 经济参考报 | |||||||||
本报记者 傅勇 继彩虹集团收购厦华电子29%的股权之后,家电业再次出现了大面积的股权更迭:科龙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控股中山威力、国有股全线撤离河南新飞。一系列的资本动作预示着家电业又一次整合浪潮的来临。不过令业界关注的是,潮涌过后,我们还能不能寻找到那些曾经熟悉的国有企业?而经过外资和民营资本整合后的中国家电业的著名品牌,又将会在中
家电市场又见资本之手 虽然在今年8月就因国企改制问题爆出轰动业界的“郎顾之争”,但处于风暴中心的“资本大鳄”顾雏军,并没有因此停止收购步伐。日前,顾雏军再次伸出“资本之手”,收购了中山威力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10月28日,顾雏军旗下的科龙电器发布公告称,科龙电器及其全资子公司科龙发展与原中山威力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控股方中山顺畅公司拟共同出资2416万美元(约折合人民币共2亿元),组建广东科龙威力电器有限公司。其中,科龙电器以机器设备、现金、空调技术专利等出资1329万美元,占科龙威力55%的股权;科龙发展以现金604万美元出资,持有新公司25%的股权;顺畅公司则以机器设备和位于中山市阜沙工业园2号路地段的威力工业园前期投入作价483万美元,持有新公司20%的股权。 这样一来,包括“威力”品牌、设备、部分不动产在内的威力方面的优质资产都已基本注入到新的合资公司中。由于科龙在该合资公司中占据着绝对控股权,这就意味着,科龙已控制了威力的优质资产。 威力电器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洗衣机市场曾享有盛名,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便开始滑入亏损境地,到目前为止已负债七八亿元之巨。不过,在目前公布的双方成立新合作公司的规划中,并未提及中山威力原先背负的巨额负债。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只承接有效资产而不承担企业的历史债务,这是顾雏军历来的收购手法之一。顾氏采用双方成立新合作公司的做法,就是为了规避负债等历史遗留问题。 在中山威力电器股权发生更迭的同时,继科龙、美菱之后,新飞电器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公司的国有股转让也有了新的消息。10月26日,河南当地的媒体报道称,新飞电器年内就要将49%的国有股权转让给现控股股东新加坡丰隆亚洲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丰隆亚洲)。 据了解,丰隆亚洲是新飞电器现有的两大股东之一,目前掌控着新飞电器51%的股权。按照新飞和新乡市政府的洽谈结果,在余下的49%国有股权转让完成后,丰隆亚洲将再拿出新飞电器25%左右的股权,转让给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也就是说,将来的新买家将持有新飞电器75%的绝对性股权,而分析人士表示,这家新进入者很有可能是惠而浦、日立等外资白电巨头。 对于此次新飞电器的股权转让,新乡市国资局负责人表示:“依旧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股权转让意向已签订半年多,目前正处于资产评估阶段,有一些细节还需要进一步洽谈,比如股权的具体价格问题等。”不过,“新飞电器的股权转让将分两步走,大框架已经定下来了”。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新乡市政府决定从新飞电器中抽身而出,其深层原因在于市场的无奈。新飞的主营业务如冰箱、冷柜、空调等家电产品,利润已经很少,市场开拓日趋艰难;与此同时,国外制冷行业巨头为降低在本国内的成本压力,也开始在发展中国家跑马圈地。新飞投资公司总经理徐晓东曾表示:“新飞集团要取得大发展,靠冰箱、冷柜等老产品已经很难,必须寻求更多的产品领域”。 中外对决资本战升级 2003年以来,家电业一直是变局环生,一些传统国有大型家电企业纷纷转型变制,有的甚至彻底离开了经营数十年的家电行业。如上菱电器、小鸭电器重组后先后告别家电业;小天鹅(资讯 行情 论坛)被南京斯威特并购后,也将转型为时尚类家电企业,并将涉足IT行业,而一些家电企业则纷纷将资金从家电业抽出,转身掀起了一场颇具声势的“造车”运动。 就在国内的家电业资本纷纷撤离之际,曾遭遇了中国市场之痛的外资家电巨头却在加紧展开他们新的中国攻略。由于从今年12月11日起,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将取消对外商投资在地域、股权和数量方面的限制,跨国家电巨头将并购的目标对准了中国家电市场的优质品牌。有消息表明,东芝、日立、西门子等不少著名跨国家电巨头一直在搜寻新的并购目标,就连在中国并购行动中一败再败的惠而浦,也在积极寻找合适的并购对象。 目前,汤姆逊已经在广东和北京拥有了五家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包括彩管、DVD及CD光头、高端视听产品和数字机顶盒等。此外,通过和TCL的合作,汤姆逊不仅提高了在中国市场的品牌知名度,还初步完成了多年来未能完成的对中国市场的布局。 尽管西门子家电的中国区总裁盖尔克曾预测,未来中国家电产业的利润率甚至低于银行的存款利率,但西门子并没有因此放慢进军中国市场的脚步。在西门子的战略里,未来几年内,其在中国的产品线要做到与西门子德国总部一致。 与汤姆逊和西门子一样,几乎所有的外资家电巨头都在寻找合适的方式抢占中国市场。今年年初,松下中国公司由原来的合资公司变成了独资的投资性公司,其原先分散的在华业务也被重组为14个事业部。 不过,随着经济实力与技术力量的发展,一些已经壮大起来的中国家电企业已经不再满足自己只是简单组装这样一个外在产业链上的节点,而开始去创造和拥有自己的一些核心技术,企业的产业布局也开始向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方向扩张。例如,我国的彩电企业目前已经拥有自己的彩管、电路以及芯片产业,电冰箱、空调企业开始融进压缩机等产业链条的核心环节,或者是与这些核心环节形成产业联盟。这样上下游对接式的发展,使中国家电企业的竞争已经不单单停留在产品的价格层面,而是整个产业链的系统竞争。 就在人们还在讨论中外家电品牌的合资与收购时,一直不为人注意的民营资本开始在家电行业连续出击,使家电业又看到了另一种活法。比如,国内一些具有实力的家电企业开始展开了各自的造系运动,而这背后几乎都闪烁着民营资本的身影。这些并购高手通过不断的购并整合行为,迅速打造了拥有多家同业态或异业态的上市企业,形成共生共荣的关系。以风头正劲的格林柯尔为例,造系运动给它带来的好处除了可以上市融资外,资源的共享、规模效应的价值也是难以估量的。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在这场家电业的中外对决战中,随着国有股的逐渐退出,必然导致家电业现存的中资和外资各占一端的竞争态势发生较大的变化,国内家电企业将直接面对与外资家电巨头的资本竞争。 资本整合影响家电业格局 在经历了“价格时代”和“品牌时代”之后,中国家电业已经进入了“资本时代”,通过各种资本手段进行产权改革盘活资产,正成为家电业目前比较有效和务实的出路之一。 近几年,中国家电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产权改革的滞后已严重影响了家电企业竞争活力的释放,如美菱、小鸭、荣事达等中国家电著名品牌,还未曾涉及到产权改革就已纷纷倒下。 在企业内部自身不能实行有效的产权改革的情况下,为了解决运营效率低的问题,引进新的外资和民营资本似乎成了最后的选择。对迅速壮大的国有家电企业而言,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产权改革,从长远来讲,就无法赢过轻装上阵的民营和外资企业;而外资或民营资本的控股、并购,则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的产权问题,这种变革明晰了企业的决策与治理机制,从体制上确保了企业内部的健康运行。 对家电行业频繁的资本运作,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发展中心的胡雅丽是这样理解的,她表示,家电业作为国内竞争最充分的制造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随着行业利润率的降低和品牌集中度的提高,产业整合是必然的。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也认为,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家电企业分化与重组将会进一步加剧;同时,在国内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的强大攻势下,一些中国家电跨国巨头会逐渐浮出水面。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家电业的产业整合已经不断体现出资本的力量。不论在全球市场还是在中国市场,跨国公司都是主要的竞争力量,而在我国的家电市场,异军突起的民营资本正成为另一支能够改变局面的重要竞争力量。跨国公司的扩张与民营资本的崛起正在改写中国家电业的格局。家电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的比重在继续增加,而国有企业在转制过程中比重将日趋缩小。 中国家电业是中国企业改革的一面镜子,中国家电业的发展将成为中国企业现实的教课书。在家电业的这场整合中,国有股退出是比较容易的,但国有股如何退出才能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国有股退出后的中国著名家电品牌,将会在中国家电市场乃至世界家电市场发挥怎样的作用,却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